第737章 记录

 秦立接着强调了农(渔)光互补项目在推动长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农(渔)光互补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渔业的附加值,还能通过光伏发电,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后,长阳市立陂县委书记赵冉才向孙宇峰和专家评估组汇报了立陂县农光互补项目的立项准备情况。

 他重点介绍项目的创新点、技术优势和预期效益方面的情况。

 赵冉才提到,立陂县农光互补项目不仅将光伏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双重利用,还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在技术优势方面,赵冉才介绍了立陂县在光伏技术、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他提到,立陂县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

 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先进的光伏材料和设备,保证了光伏发电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在预期效益方面,赵冉才书记指出,立陂县农光互补项目不仅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项目还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赵冉才汇报完后,予愿县委书记谢意平代表就予愿县实施渔光互补项目工作进行了汇报。

 谢意平首先感谢了孙宇峰副省长和专家评估组对予愿县光伏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他强调,渔光互补项目作为予愿县的重点工程,旨在实现渔业与光伏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当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谢意平详细介绍了渔光互补项目的核心理念和实施计划。

 他提到,项目将充分利用予愿县丰富的水域资源,在水面上安装光伏板,实现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的双重收益。

 同时,项目还将引入先进的渔业养殖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提升渔业产值和发电效率。

 在谈到项目的预期效益时,谢意平表示,渔光互补项目不仅能够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项目还将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在赵冉才和谢意平分别就立陂县和予愿县的光伏产业项目进行了详尽的汇报后,孙宇峰副省长及专家评估组立即展开了实地勘察工作。

 秦立副市长和赵冉才书记亲自陪同孙宇峰副省长及专家组一行前往立陂县云岭乡。

 在现场,他们实地查看了农光互补项目的选址地点,仔细对照了省政府关于新能源建设中涉及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精神。

 孙宇峰副省长和专家组组长郑教授对选址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项目实施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与陪同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完成立陂县的考察后,孙宇峰副省长及专家评估组在秦立副市长的陪同下,迅速踏上了前往予愿县的行程。

 此次的目的地是予愿县,旨在实地勘察渔光互补项目的选址地点,并深入了解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一行人抵达予愿县后,受到予愿县委书记谢意平、县长林元超的热情接待。

 在秦立副、谢意平和林元超的陪同下,孙宇峰副省长及专家组一行前往予愿县渔光互补项目选址地点进行实地勘察。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仔细观察了水域条件、周边环境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详细询问了项目的技术细节和规划布局。

 下午六点,随着最后一缕阳光洒落在长阳市的大地上,孙宇峰副省长及专家组的成员们圆满完成了对长阳市农(渔)光互补项目的调查工作。

 他们婉拒了予愿县的晚餐安排,直接前往临近的州宿市,展现出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秦立亲自将孙宇峰一行送到了长阳与州宿交界的地方,表达了长阳市委、市政府对专家组的深深感谢和敬意。

 在道别之际,秦立再次向孙宇峰及专家组表达了长阳市在推进光伏产业上的决心和信心,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后续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虽然今天孙宇峰一行并没有直接针对长阳立陂县和予愿县的光伏项目给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但在与秦立的单独交流中,郑教授对两县的光伏产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郑教授认为,两县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上展现出了前瞻性和创新性,项目的选址、规划以及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扎实,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教授的评价,让秦立心中的石头稍稍落了地。

 他深知,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今天专家组的肯定,无疑为长阳市在光伏产业的发展道路上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返回市政府的路上,秦立副市长的思绪万千。

 他深知,虽然今天的工作告一段落,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他将继续加强与专家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长阳市的光伏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回到办公室已近晚上八点,秦立步履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满足和坚定。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在办公桌前坐下,准备梳理一下下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