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173章 推动科技发展

 第173章 推动科技发展

 在大明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言论。

 因为大明虽然有一段时间因为倭患禁海,却从没有断绝和外界交流。著名佛郎机炮,就是嘉靖年间仿制出来的,称得上“师夷长技”。

 而且大明有一批知识分子,一直在开眼看世界。徐光启这个大学士不用说,前任首辅叶向高,和利玛窦关系也很好。利玛窦之所以能葬在京城,就是叶向高等人斡旋的。

 可以说,这些大明顶层的人物,对外界一直有了解。不像清朝的时候,除了皇帝之外,很多大臣的眼光,都变得狭隘闭塞。

 所以朱由检的话,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只是让大臣认识到,当今皇帝和万历皇帝一样,对外夷的事情很感兴趣,而且非常了解——

 无论是登极之初根据西方钟表制定二十四小时制,还是现在的编纂世界史,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一些有心的官员,自然会投其所好,关注外夷长技。

 朱由检的主要目的也是这一点,让大明学习一些西方擅长的东西,增强军事实力。

 至于科学理论之类,他敢说自己学过的知识很多方面都超越这个时代,根本不需要向外界学习。

 只是他的精力有限,也不可能一个人推动科技发展,所以他还是决定选个人才,帮自己负责这一点。

 这个人选目前是徐光启,但是因为徐光启是教徒,有可能把宗教融入科学,把大明的科学研究带偏。再加上他编写的《泰西水法,还有把中国科技写成西方科技的前科,朱由检对他并非完全放心。

 所以他决定再找些非教徒,帮自己推动科技发展:

 “端清世子朱载堉是宗室,本来最适合用他引领宗室向科学方面发展,可惜他已经过世了。”

 “方以智写出《物理小识,应该有点科学造诣。”

 “宋应星写出《天工开物,也有这方面的潜力。”

 “徐霞客写出《徐霞客游记,可以让他推动地理科学。”

 “还有国外的伽利略,似乎还没死去。”

 这些科技史上有名的人物,在朱由检脑海中一一闪过,他决定先把这些人找出来。再通过耶稣会的关系,邀请伽利略来大明访问,用这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推动大明科技发展。

 和群臣商议史书的编纂,还修改了很多地名的翻译。直到天色接近正午,才结束这次会议。

 不过今天的会议还没完,因为报纸的事情,朱由检告知吕图南,下午召开处理通政司事务的常参会议。看看邸报分级到底有什么难题,需不需要其它衙门联合解决。

 吕图南先是惊愕,继而有些激动,然后还有些羞赧。

 惊愕的是皇帝特意召集通政司参加常参会议,这是六部之外的第一次。就连同为九卿衙门的都察院和大理寺,之前也是作为三法司的一份子,和刑部一起参加常参会议。

 这种待遇,让吕图南如何不激动。因为这代表着通政司地位的提升,真正成为和六部抗衡的九卿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