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592章 雷汞的发现
火药研究所因为它的危险性,没有被放在城内。
但是因为保密需要,它也不能随便找地方安置。
最终,作为军事演习用的京西棱堡,在演习结束后成为了火药研究所等保密衙门的集中地。
里面还有一个校场,专门用于演练武器。
吕祥知道皇帝有意从外界引进一些人才参与火药研究,顾炎武又是可以信任的人。所以他专门给顾炎武申请了保密资格,让他能进入棱堡里面。
顾炎武和吕祥乘坐轨道马车,一路抵达京西棱堡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并没有在校场上试验,而是围着校场一侧棚子下的台子,时不时欢呼起来。
几人觉得好奇,就同样走过去观看。主持火药研究的护军都尉张焘道:
“吕公,你来这边视察啦!”
“快看看我们做的台球。”
拉着吕祥等人,看他们正在用的台球。
这东西吕祥是知道的,他在宫里面看到过。
皇帝似乎很喜欢这种游戏,还曾经邀请他一起玩。
他还听一些同样喜欢台球的权贵说,皇帝曾打算把台球列为运动项目,像蹴鞠一样在武道大会上设立台球比赛的。
只是使用的台球是象牙做的,太过金贵不说,猎取象牙也有伤天和。
所以这项运动,最终没有被推广,现在只有京城的一些上层人士才能玩。这些人有足够的财力获得象牙球,即使不小心损坏或丢失也能赔得起。
皇家营造集团的家具公司,也有人专门制造台球桌。并且用皇家织造集团织出的羊毛毯子做台布,卖给一些权贵。
原本制作长枪的白蜡木,也被用于制造台球杆。倒是让民间制作白蜡杆的人,找到了新的生计——
在军中用火铳加刺刀取代长枪后,专门装备的长枪,已经越来越少了。制作白蜡杆的工匠也面临着转型,转向制作台球杆。
火药研究所自然是买不起台球的,也没有这项经费。他们用的台球,是皇帝命人送来的瑕疵品。让研究所的人在闲暇时游戏,并且用胶棉研究新材料,取代象牙做台球。
这项工作已经展开数月,如今看来是有了成果。
看着手中用胶棉制作的台球,吕祥微微点了点头,问张焘道:
“拿着份量不错,测试过能用多久吗?”
张焘好不容易出了成果,极为兴奋地道:
“胶棉球虽然不如象牙耐用,触感也不够好。”
“但它至少能用一千次,而且不会爆炸。”
这是用胶棉制作台球时,遇到的最大阻碍。
最初他们只是把硝化后的胶棉团成一个球,但是用白蜡杆冲撞后,容易撞散不说,还可能在高速撞击下爆炸着火。
这让他们认识到,皇帝说的硝化物容易起火不是虚言,有可能真的存在雷汞那种一碰就起火的东西。
所以研究胶棉的人,很快就分成两拨。
一拨人研究如何让它更容易起火,另一波人研究如何让它更稳定。
更容易起火很难,但是更稳定就简单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降低胶棉球里的胶棉含量。
他们最初直接掺土,但是那样会影响胶棉的凝结,让它无法团聚成球。
后来他们又仿照纸包弹,把胶棉球同样用纸包裹,外面涂上猪油、牛油或石蜡。
最终发现石蜡比较好用,可以让胶棉不再那么容易起火,而且能让胶棉固定在一起。
但是石蜡又比较滑,很难作为台球使用。火药研究所的工匠,只能继续做试验。
几个月下来,虽然有些进展,却始终没能得到取代象牙台球的胶棉球。
直到前几天,一个工匠用樟脑酒治疗跌打损伤时,不小心把胶棉落入了里面。经过剧烈反应后,得到了一种性能柔韧、硬而不脆的新胶棉。
它可以在热压下塑造成各种形状,很容易制制作成球类。
这让得知消息的张焘十分高兴,重奖了那个工匠。并且在经过多番试验后,制造出眼前吕祥拿着的台球。
听到这个台球已经不再那么容易起火,而且加工塑形也很容易,吕祥若有所思,询问道:
“你说胶棉在樟脑酒中容易溶解,可以得到一种新胶棉。”
“到底是樟脑溶解了它,还是酒精溶解的?”
“除了硝化棉外,其它硝化物能不能在里面溶解?”
张焘闻言一愕,回应道:
“这还没有试过,我等也不知道是什么溶解了硝化棉。”
吕祥当即说道:
“那就立刻做实验,看看硝化汞能不能溶解在里面。”
“还有,把樟脑和酒精分开,分别用于硝化汞。”
张焘现在是四品护军都尉,而且是装备部佥事、分管装备研究院,级别还高于拥有正五品少府寺丞职衔的吕祥。
但他在吕祥面前却不敢拿大,因为吕祥是经常见到皇帝的人,装备院的实际执掌者。
就连他的老师、在少府寺担任少卿的李之藻,都不如吕祥在皇帝面前有面子。
这也导致他作为装备院的护军都尉,只负责分管火药研究所。
在吕祥下了命令后,他和研究所的匠官,当即不再拿着台球玩。而是分成数个小组,分别去做实验。
因为火药实验比较危险,通常是在空旷的棚子里,相互间隔得也很远。
顾炎武等无关人员,都被远远隔在外面。只有拿着望远镜,才能看清他们做什么。
顾炎武远远看到,那些研究人员带着口罩,拿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透明琉璃试管,上面还标着刻度,写着容积单位。
旁边还有文书记录,记载每次使用什么材料,得到什么结果。
这一整套流程,看得他大感有趣。对这种像炼丹一样的实验,生出了极大的好奇心。
尤其是看到硝酸汞在酒精中溶解,生出了白色的雾气后,更是让他有一种,似乎能腾云驾雾的感觉。
不过火药研究所的人对此,却是见怪不怪。
他们见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反应多了去了,大多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被文书作为实验记录记起来。
这次他们也以为像以前一样,不会有什么有用的结果。但是操作的人,仍旧极为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