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生所出来,三人到公社食堂,简单吃了碗豆花饭,陈安看着时间还早,干脆又叫上冯丽荣和冯正良两人,一直往镇子东边走,准备去茶厂看看陈平。
开年以后,陈平来了茶厂,每天早出晚归,很少串门。
大概是这段时间正值采春茶的时节,已经有大半个月没看到陈平了,听说直接住在厂里。
他闷头闷脑的,自分了家,也就很少到盘龙湾来串门,陈安也就只有在看放在青沟的诱蜂桶的时候会过去看看,还有就是冯丽荣、耿玉莲时不时到青沟走动一下,陈安知道的关于陈平的事儿,更多的就是通过她们。
茶厂距离镇子不远,倒是没多长时间就到了门口。
见门口正在有人不断将茶山上采回来的茶挑回来,问了人,三人直接到了工房,在门口就看到里面一溜的斜面灶台,架着一口口斜成四十五度的大铁锅,有八个男茶工正在炒茶。
而陈平就在其中。
里面热气腾腾的,几人就靠着一双手,在百多度高温的铁锅里对着茶叶进行翻炒、抖散。
陈安没有干过这活计,但本就是产茶的地方,自然也听说了不少。
采回的茶叶得首先进行摊青,这个过程可以看着茶叶笔直的身躯慢慢地柔软下来。
然后是杀青。
架上锅,完成热锅后,把茶青倒进去,抓紧时间用手不停地搅拌,可以听到锅里传来噼噼啪啪的声响。
这個过程必须专心,杀青做不好,茶做出来会有一股子嫩味。
然后就是揉捻。
杀青结束的茶叶,摊砸簸箕里面,不断地来回揉,把里面的青汁透到外面来,力气大都至少要二十分钟以上,力气小些的必须要肉上半个小时。
然后又得进行提香,再次放入锅里翻炒,得控制好温度,时间长,容易炒糊了,时间短,香味又没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计,也是一个巧手活,还是一个精细活。
陈安没想到,陈平居然那么快就有了上手的机会,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看陈平在里面干得那么卖力,也就没有去打扰他,悄悄地领着冯丽荣和冯正良退了出来,找人问了陈平师傅的所在,专门找了过去,悄悄塞了点好处,请他多关照陈平。
这手艺,得学精了才好把握,是茶好不好的精髓所在。
他也希望陈平学有所成,将来的私家茶园能好好地开办起来。
事情办完,三人没有再过多耽搁,返回盘龙湾,路经供销社,又去里边买了些喂熊猫的奶粉,顺便给两个小侄女称了一些糖果。
两个小侄女自从陈平去茶厂上班以后,就被瞿冬萍要求在家看家了,她自己要去上工,家里喂猪、砍柴之类的杂事,只能交给两个小侄女完成。
两个小家伙来盘龙湾的次数,也跟着少了。
事情总是这样,得到点什么,总会失去一些什么。
顶梁柱没在家,她们也失去了之前的无忧无虑,却也是一种锻炼。
一路回去的时候,冯丽荣话倒是挺多,尤其是到了岔往岩房坪的路口,跟冯正良说了她到黑市场收野味儿遇到陈安,说了返回岩房坪遇到吃人豹子追,被陈安救下的事,还说了回岩房坪被人敲了闷棍抢钱,被陈安找到送去救治的事儿。
到现在,她都还不知道,凶手是谁。
陈安一直没告诉她,封正虎早已经被他解决的事儿。
冯正良也跟着问东问西,听着冯丽荣所说的那些点点滴滴,口口声声都是安哥,他算是明白了,自己这妹妹为什么对陈安那么死心塌地,这也算是经历过生死,找到真爱了。
一路回到盘龙湾,进入竹林的时候,陈安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先到林子里远远地看了下在平台上躺着的圆圆和滚滚。
冯正良一看到熊猫,眼睛就亮了起来:“耶,还真有两只大熊猫嗦,这玩意儿值钱!”
“你以为我豁你嗦……最好不要对他们有任何想法!”
陈安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将大熊猫跟钱搭上关系,但凡说这种话的人,总让他觉得有些居心叵测。
“是咯……我在你眼里边,就从来不是啥子好人!”冯正良咂嘴说道。
陈安笑笑:“你本来就不是啥子好人……你有给过我一点好的印象蛮?”
冯正良无言以对。
“圆圆,滚滚……果赖!”
陈安冲着两只熊猫喊了一声。
冯丽荣也跟着叫了两声。
圆圆和滚滚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纷纷从竹台上翻身站起来,昂着头朝着陈安这边张望了一下,咿咿叫着,一前一后地虎窜过来。
感觉只是隔了三天时间没看到这两个小东西,心里居然还挺想。
冯正良就更感兴趣了,他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更别说这种近到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的距离。
看着陈安和冯丽荣蹲在林间坡地上,像是玩弄毛绒玩具一样拨弄得两只熊猫在地上翻来滚去,他也试着伸手去触碰。
手一碰触到圆圆的皮毛,还有那肉墩墩的触感,心里仿佛他也被融化了一样。
这就是大熊猫的魅力,温顺的性子,加上这奇特可爱的模样,大部分人在见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被萌化。
“在汉中那边,尤其是在米仓道的老店里,听人说过不止一次大熊猫的事情,就是一直没见过。”
“老店?就是南郑边边上,藏在山沟沟里的那个?”
“是撒,那里往来不少连出行证明都没有的人,专门到黑市场上倒腾东西,来自各个地方的都有,到了这边,吃东西总少不了要这边的票证或者是通用粮票,我可以还给他们,多出点钱就行了,当然,也有人要用票换钱的,黑市场上倒手就能卖,各取所需,都有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