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把李氏朝鲜国主老丈人的腿打断,手指切下来!
等燕王朱棣他们赶到陈寒这边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副让他们都觉得震惊的场景。
没有其他的原因就因为到了之后他们只看到了,满地的尸体。
是的!
全部都是尸体。
两千多具尸体堆在了下方的草坪之上。
此时不少的将士还在用长矛寻找着幸存者。
一旦发现还有人没有死透的马上就补上一下。
燕王朱棣自诩自己已经是打过了很多的战争。
但是从来就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场景。
他不是没有一次性俘虏过这么的俘虏的经历,
却从来没有一次性下令将这么多人全部屠杀干净的经历。
所以即便是他这样身经百战的身份看到这一幕之后,都觉得有什么东西直接冲上脑袋一样。
在他的眼里陈寒就是个读书人,应该是文文弱弱才对可是怎么都没有想到,陈寒居然能够下达如此残酷的命令。
这是两千多个活生生的人,
即便知道这些人对汉人犯下了那样的罪过,
可是真的要下达全部屠杀他们的命令,这种事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燕王朱棣看了太多在战场上失去了亲人,然后哭着喊着说一定要给自己的亲人报仇,但在战场上真正见到了仇人的时候,却又畏缩害怕到不行,根本不能把对方怎么样。
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感知,即便是愤怒但是面对这么多人的时候,要下令屠杀干净,真不是一个容易下达的命令。
但是陈寒不仅做到了而且还是做得非常的干脆。
看到张玉朱能他们因为浓郁的血腥味,而在一边干呕,朱棣也没有责怪他们的定力不够。
实在是因为这种场景他们也是不多见的。
幸好这是临近冬天的天,没有那么多的苍蝇臭虫在尸体边上飞来飞去,从而导致奇臭无比。
燕王朱棣看到边上铁石心肠的陈寒,听着他有条不紊地指挥之下面的人要如何做的时候,燕王朱棣觉得自己在九边边塞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但是看到陈寒也能如此快速地适应,朱棣好像是看到了怪物一样。
一般来说这样的场景要是不适应的人,是很难做到镇定的。
但是陈寒居然就行,还能指挥三千人马将五千多女真人,打的是屁滚尿流。
他暗道:难道这世间真的有这种天才,别人要学很久才知道如何指挥士兵,
可是在陈寒这里,却恰恰是反着来的。
居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能将士兵智慧提到了如此的灵活。
甚至在听完了陈寒的副将讲完了过程之后,就连燕王朱棣都觉得很是神奇。
张玉、朱能他们两个在边上听得也是觉得非常的诧异。
原来陈寒的副将早就发现,自己三千人对阵别人五千人没有多少胜算。
想等着后边的燕王朱棣的大军会合之后,对这股五千女真人进行围剿。
这是非常理智的。
可是陈寒没有听取这个理智的建议,反倒是带着满腔的愤怒,直接率领着三千人马追了上去。
不仅如此,他们没有多么隐藏行踪,而是简单的分工,
一些人烧帐篷,一些人直接冲杀进去,就这么对这五千人的围剿。
而看上去一定会死伤惨重的明军,在陈寒的率领之下,
不仅没有死伤多少,反倒是打了一场大胜仗,
不仅直接歼灭了两千多女真人,还抓了两千的俘虏。
这样的战争,让打了许多年战的燕王朱棣,听完了之后都觉得神奇。
不过他是一个擅长分析战场情况的人。
和陈寒分析的一样的是三个条件。
其实就是偷袭、身先士卒以及之前愤怒的铺垫,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只有燕王朱棣明白能够抓住这一点的统帅,绝对是上将之选。
所以燕王朱棣并没有觉得,陈寒用突袭,用身先士卒以及外加一点运气成分,来打仗的行为是荒谬的。
反倒是觉得是一位真正合格的将帅,应当在第一时间做出来的决断。
如果一个统率做任何决断都犹犹豫豫,都在权衡利弊,那什么样的战争都不可能打赢。
所以燕王朱棣在看向陈寒的时候,没有像那些酸溜溜的,觉得自己的功劳被抢了的将军一样说一些什么,
你只是运气好,你下次要好好反省,并不是每一次你都有这样的运气。
而是恭维起来:“先生,之前本王一直觉得您是一个国士无双的文才,
可没想到在这战场上面您居然是能文能武,多少将领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您这样的带兵的经历,
更不可能有您这样,第一次带兵,就能有如此大胜的境遇。
本王实在是佩服,佩服得很啊!”
陈寒此时却没有丁点的兴奋。
因为这场战打得虽然是胜利了。
但之前看到了那么多汉人百姓就这么被屠杀殆尽,
就这样被焚为焦土,心中实在是沉重。
现在将这些女真畜生全部围绕,并且将俘虏一一杀害,也只不过是为了告慰一下那些枉死的生灵而已。
所有的将领,此时都在为陈寒庆祝。
燕王朱棣说的没有错,有多少将领,这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多少次,像陈寒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这样的经历都足够吹嘘一生了。
但是陈寒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而是一脸的沉重。
这下大家又都不理解了。
或许这些人在战场上面见多了这样的场景。
一开始还能够愤怒满腔的怒火。
到后边就只能麻木地接受现实,战争的延伸,永远都是普通百姓承受巨大的折磨。
所以为何有句话叫做,宁做太平犬,莫当乱世人,便是如此。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野蛮。
老百姓们手无寸铁,又是那些士兵最愿意去抢夺的。
就因为他们手无寸铁,所以他们没有多少反抗能力。
陈寒曾经在现代社会,只能从书本上去感受绝望,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
可是当他来到了明朝,亲眼看到这样的场景,
亲眼见到那老人家,自己被烧得半死不活,
依旧要举着那块写着报仇的白色旗帜,在路边上等待着明军的到来。
他看到了那些被烧成了一团的老百姓的尸体。
又看到了那无助又无辜的妇女,被凌辱之后,没有得到多少补偿。
而且从此之后她这一辈子可能被毁掉。
因为没有人会同情这女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