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再次讲课!要给老朱他们加强工业革命思想!【求订阅】
当初他带着和解的目的,想让日本国配合着大明王朝一起将倭寇给解决。
可是没有想到,那帮家伙居然敢杀掉自己派出去的使者。
这对他来说是巨大的羞辱。
只是当时情况不允许他立刻出兵去攻打日本国。
后来呢,又因为路途遥远,以及元朝的教训,让他举步维艰。
现在他却有了一个强大的目标。
那就是一定要将日本国给拿下来,不仅是报自己的仇,更为了拿到那石见银矿以及佐渡金矿。
那里的黄金白银,对现在的大明王朝来讲是解药,后边随着白银不断地流入,的确是毒药,但现在却是良药。
只是朱元璋还是有点顾虑。
都说出师得有名,如果现在贸然的出击日本国,没有一个很好的理由。
仅仅只是那偶尔几次的倭患,就贸然举大兵出击的话,会让将士们觉得你当皇帝没个正经事。
将士们心里面多少就会有疙瘩,甚至心里面产生轻视心理。
可能还会有将士心想:不就是个小小倭寇吗?
至于兴师动众吗?
还携江跨海地去打仗,发个旨意过去他们不就乖乖跪在地上俯首听命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坏了。
朱元璋是打仗的行家,太明白将士们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更会让朝臣们觉得奇怪,朝廷上下都会有疑心。
所以朱元璋有些顾虑。
即便是在洪武三年发生了那样的事,但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年之久,当初都没有去追究,现在贸然去追究,显得大明王朝连半点度量都没有。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朱元璋道,“既然要进攻日本国,咱们就必须得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忽必烈的两次东征都以失败告终,对大明来说是一个绝大的教训。
一旦咱们也以失败告终,不仅助长日本国的嚣张气焰,也会令大明第一次跨海作战就成个笑话。
况且当前大明王朝还没有做好可以跨海作战的后勤准备,这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先去询问一下陈寒是否有登陆的捷径,这一点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很重要。”
大明王朝与日本国的交流早已断绝,即便有前朝的资料可以查询,却早已失去了参考价值。
况且日本国即便知道它们分裂成了南朝北朝两个朝廷,但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投入再多也不过就是打水漂。
就像忽必烈第一次东征,从高丽合浦港出发,由于士兵都是陆军,一上船就晕船,光是在对马岛就休整了十几天,被小日本探听到消息有所准备,然后不就是一场血战吗?最后还没有赢。
这就是教训啊。
所以必须得要知己知彼。
既然陈寒知道日本的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朝廷,那应该要知道要从哪里去进攻才最好。
甚至有可能是明白忽必烈失败的原因,吸取了这个教训,才能够让大明王朝放手的去干。
君臣三人商量好了后,都觉得从陈寒那里得到更多信息会比较好。
而很快的御厨就把饭菜给搬到了御花园的鸿儒亭。
凌汉转身要告辞离去,朱元璋却笑了,“别走了,吃了饭再回山上去。”
朱元璋这么一说,让凌汉很是意外。
能和皇帝以及太子殿下吃顿饭,那简直是无上的荣耀,他留了下来。
朱元璋是个很简朴的皇帝,即使是当了皇帝之后,在皇宫里边吃的吃喝也不像是清朝那些皇帝那样的奢侈浪费。
清朝的皇帝里面,尤其是乾隆这个好大喜功的皇帝,特别愿意摆一些所谓的满汉全席。
即便是有些菜离得太远,吃不到。
就像是什么的烤鸭烤鸡之类的,其实就是不吃的,只是为了显示丰盛,可以摆在那里的。
甚至有皇宫里边那些御厨,用木头雕刻成鸡和鸭的模样,然后浇上汁,就当做是一道菜摆上去,然后就贪污买食材的这个钱。
即便是到了这种程度,为了所谓的脸面,依旧是摆着几十上百道菜。
而朱元璋吃饭,这是简单的家常菜。
除了在大型的礼仪宴会上面,会弄一些山珍海味之外,他平常吃得都很随意。
就像现在,摆上桌的,也不过是四菜一汤。
那条鲤鱼还是他亲自钓上来的,如今被做成了红烧鲤鱼。
汤也不过就是简单的素汤而已。
凌汉看到桌上的菜之后,心里面甚至佩服。
他从来就没有跟皇帝吃过饭,也没想到原来皇帝吃的饭菜跟他家里面吃的也差不多。
难怪朱元璋一直要求官员们绝不能够铺张浪费,给官员们的俸禄这么低。
因为他自己本身是以身作则,自己本身是吃得简简单单朴素得很,所以他一直都以自己的要求去要求那些官员。
可是官员一直都要以应酬,一直都要以交际为由,对俸禄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其实如果仅仅只是过日子,这些俸禄是够的。
凌汉坐下来和朱元璋父子两个人吃了一顿饭,就急急忙忙上山去了。
……
崖山村。
陈寒看到老村长凌汉上山来了,就明白自己应该安排课程了。
凌汉一上山,朱幼薇就询问凌汉山下面的情况。
她更想知道,陈寒现在给出的这些个政策意见,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效果。
凌汉也没有隐瞒她。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凌汉回到了山村之后,陈寒就拿着手机放在了他们的窗台。
也不知为何,他们在聊这些的时候,那么喜欢跑到厨房去聊。
当然后来陈寒也明白。
因为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绝不可能在各自的房间聊这些。
那厨房就成为了他们最好交流的地方。
那里是庖厨之地,也是一个开放的场地。
即便是在这里说话,也不会引起别人的不适。
坐下来之后,朱幼薇急忙问道,“凌大人,最近山下有什么新奇的事情吗?特别是关于陈寒给出的意见的那些事?”
喜儿这个贴身丫鬟,也是如小学生一般端坐很笔直地等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