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的曹阿蛮 作品

第387章,新项目(求月票)(第2页)

 

得,继承人已经确定了,那就不会再出其他幺蛾子了。

 

也因此,克伦佩勒才能够摈弃其他想法,全身心地接受治疗。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克伦佩勒在半年内被治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此便也意味着,内地到时候的收入绝对会增加不少。

 

其次原时空一九八五年的广场协议,但这个时空的话,就不确定是哪一年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东京的半导体产业跟原时空相比,确实是少了不少,联邦德国也差不多。

 

那么这些钱都是被谁赚走了呢?

 

毫无疑问,肯定是华润公司和苹果公司啊,这两家是目前全球电子科技行业的双子星,利润都被他们赚走了。

 

在这两家公司的上游企业,同样还有好几家巨头,但这些巨头背后的资本都成谜。

 

华润公司就不说了,懂得都懂。

 

苹果公司上游的企业当中,就有来自欧洲和东京的半导体供应商,只不过他们都是半加工,利润根本没有多少。

 

还有就是这些企业背后的控股股东,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儿。

 

反正截止到现在,这些钱要么是还存放在苹果公司海外账户里面,要么就是已经被抵税了。

 

北美也好,欧洲和东京也罢,并没有从这些企业当中拿到多少税。

 

谁让这些资本无处不在的国度,避税的手段实在太多了呢?

 

比如苹果公司通过跟一家注册地在欧洲的广告公司签订合同,广告公司都没干啥,就拿走了好千万美金。

 

或者是苹果公司北美总部这边花钱,采购了不少原材料用于欧洲那边的分公司,然后这部分钱又没了。

 

就这还是可以当中企业运营支出来抵扣税项的。

 

于是就这样,苹果公司的钱就没了。

 

利润没了,联邦税务局还怎么收税?

 

能够收到的税,仅仅只是一点点罢了。

 

可不少议员却是钱包赚得很多,自然也就没人当一回事儿了。

 

别说现如今的联邦调查局还没进行互联网的现地化办公,就是已经推广了,想要合理避税,将收入变成合法收入的手段也依然有很多。

 

再说了,北美这边各地方的税都不一样,法律也不同,想要执行起来,那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现在全球半导体赚钱的行业,目前能够确定的就是联邦德国和东京,他们俩难兄难弟都差不多。

 

那么到时候北美是拉着他们一起签署那个广场协议,还是不签,那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现在北美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是挺高的,贸易逆差有,但现在还能承受得住。

 

主要还是因为苹果公司这家企业几乎快要跟华润公司平分秋色了,加上雪梨公司、新文化公司等互联网企业,还有钱多多超市等企业,同样为北美的出口增加了不少‘成绩’。

 

就这,贸易逆差不是很夸张的前提下,广场协议什么时候签,还真不一定。

 

但该说不说,经济危机绝对还会有,就算没有,陈国华也会主动挑起来。

 

资本适合的经济模式就那么几项,他们的制度早已经主注定了在一定经济周期内,必定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

 

其三,就算没有广场协议,石油危机这一波也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了。

 

还有就是未来十年时间里,内地的经济发展势必是全面开花,到时候进出口都会快速增长,赚钱速度也不会慢。

 

最关键的是第三次石油危机是在原时空的一九九零年出现,但现在嘛,陈国华觉得按照中东佬那边的局势,说不定几年后又会再次重启。

 

毕竟现在已经有了煤气罐大炮,这玩意儿成本很低,不像其他武器弹药一样,死贵死贵的。

 

所以,只要中东那边继续干架,石油危机就不会过去。

 

更何况,鹰酱要是不插手,那才叫有鬼了。

 

其次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一波石油危机当中,被詹姆斯卡特他们怀疑上,加上至今都还没锁定到底是莫斯科还是东方这边动手嫁祸给他们罗斯柴尔德家族,亦或者是北美的大班长想要搞事儿,卡塞尔斯基奈特他们这些家族成员至今还没调查清楚。

 

那么在后续的广场协议、第三次石油危机等行动当中,罗斯柴尔德家族会不会动手,陈国华也说不准。

 

总之,这种各大幕后黑手博弈的大场面,罗斯柴尔德家族应该是不会缺席的吧?

 

最后一点,那就是原时空九十年代初期的莫斯科下线这件事。

 

陈国华觉得可以提前布局,甚至是提前给对方搞点事儿,让对方提前下线。

 

毕竟莫斯科那边还是有很多不错的遗产,派些人过去执行任务,多搞点矿产、金钱回来支援一下高铁项目,就非常赞。

 

所以,资金来源的问题,陈国华都已经想到了很多办法,完全不是大问题。

 

剩下的技术,那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技术这东西,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陈国华提前拿出来的京城到津城的高铁项目又不是摆设,有这个项目在,足够验证很多技术了。

 

而且这儿可是在北方啊,就算是冬季降雪的大问题,都能够给解决掉。

 

相反,电力问题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元宵节还没过完,陈国华就将这份计划书给搬出来了。

 

张继汉等领导看完之后,专门花两天时间开了几个小会,还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来讨论。

 

直到元宵节过后,这才再次将陈国华请了过来,然后再三讨论这件事。

 

“领导,从资金层面出发,高铁项目的前期启动资金,我这边可以先垫付,后期南天门空间站等科研项目需要资金的时候,再还回来就可以了”

 

“你不怕我们没钱还?”

 

听到张继汉的话,陈国华翻了个白眼:

 

“我能够想到办法都不止一个,就不说华润公司了,苹果公司这些白手套企业难道是摆设么?”

 

“再不济,到时候直接发行国债,还怕没钱么?”

 

国债两个字一出来,倒是让领导们集体惊讶不已。

 

这个时候发现国债,怎么可能会有人买呢?

 

“领导,你们又不是没有看过报纸,现在南方那边还少万元户么?再过一两年,甚至都不用,今年上半年,绝对会有人成为百万元户,甚至是千万、上亿都不奇怪.”

 

较真来说,陈国华说的这些钱,他那个大侄子陈援朝就有不少了。

 

提起陈援朝,现在麻烦确实蛮大的,陈小默确确实实是他的私生子,而且很有可能是杜子晴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了他的种子。

 

反正陈援朝自己是矢口否认,并没有跟杜子晴发生过关系。

 

甭管具体如何,陈援朝该头疼他自己的事儿,陈国华这个当小叔的,暂时帮不上忙。

 

而杜子晴作为陈小默的亲生母亲,背后的动机具体如何,现在还没完全调查清楚,只能等了。

 

“行吧,那资金问题就可以先放一边了,但现在问题还是人才”

 

领导们无奈,他们也不是想抠抠搜搜,实在是因为面对陈国华的时候,他们大方不起来。

 

谁让陈国华才是最会赚钱的人呢?

 

“这么说,各位领导是同意启动这个项目咯?”

 

陈国华闻言,微微一笑。

 

其实领导们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内,为什么呢?

 

整个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技术都由振华研究所这边提供,偏偏这两部分才是高铁项目最关键的地方,缺一不可。

 

至于说人才问题,可以慢慢培养嘛,倒不是很急。

 

毕竟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线路,那可是两千公里啊,项目时间最少是五年以上,甚至是更长时间。

 

从线路的规划到勘测,最后到确定具体线路,最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吧?

 

然后又需要进行拆迁安置等,也同样需要时间。

 

对于这个项目,领导们当然不会拒绝,反正有陈国华兜底,根本不需要担忧项目是否会中断的问题。

 

于是,一九八零年的新年刚过去没多久,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就火速立了起来。

 

这个项目成立之后,整个京城都被惊动了。

 

很多神通广大的人纷纷托关系、找门路,都想承包点细分小项目来做,因为这是政府工程,绝对是有油水捞的呀。

 

要知道,从京城到白云城可是足足两千多公里,比如京广线就是两千两百九十四公里。

 

如此漫长的铁路线,只需要承包其中一个路段的某种材料的供应,那就可以赚很多钱了。

 

没人是傻子,当然都想要分一杯羹啊。

 

现在又是市场经济,改开政策之下,谁都想发财。

 

躲在振华研究所的陈国华,都被神通广大的人找到,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杨同志,您怎么还亲自过来了呢?”

 

看到杨丽清的时候,陈国华还是十分惊讶的招呼对方坐下来聊。

 

讲真的,一般人还真的进不来他的办公室,别说他的办公室了,就算是进入振华研究所那都是问题。

 

但杨丽清是例外。

 

为什么?

 

首先是她跟陈国华的关系还不错,也认识了很多年,就冲这一点,足以吊打很多人了。

 

其次就是她已经是107工厂的书记,自然也有资格来振华研究所。

 

107工厂本身就是振华研究所的合作军工单位之一,经常有业务往来,连殷孟伦、曹国辉、唐增光他们跟杨丽清都很熟悉。

 

谁让杨丽清经常出入振华研究所呢?

 

只不过,以前她来振华研究所就只是工作上面的事儿,很少见陈国华,也不方便打扰他。

 

现在嘛,事关重大,杨丽清只好拉下脸皮,亲自来求陈国华了。

 

寒暄客套过后,杨丽清就开门见山了:

 

“陈主任,您也知道现在改开政策之下,我们107工厂过得十分困难”

 

“现在我听说您发起了一个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我们107工厂工人很多,我们希望可以接一点小项目”

 

107工厂作为军工企业,在一九七八年之前,那绝对是非常吃香的一家单位,不仅吃喝不愁,反倒是富得流油。

 

从陈国华建立振华研究所开始,107工厂就一直是振华研究所的良好合作单位。

 

从最初仅仅只是一家拥有几百名工人的小型军工厂,到七八年之前,已经膨胀到了坐拥八大分厂,工人数量高达十七万人的超级大工厂。

 

然而改开政策之后,107工厂就被迫裁员分流了将近五万人,直接瘦身缩水了很多。

 

原因也很简单,107工厂膨胀得很快,而且很多工业零配件他们都会做。

 

最核心的产品是晶圆制造、光刻机部分零配件、加速器部分零配件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配件,最次就是一些类似华欣收音机的金属外壳、电路板等配件。

 

而华欣收音机这样的产品,其实已经快要被淘汰了。

 

改开之后,内地市场倒是还会需要不少华欣收音机这样的产品,但107工厂就没必要再守着这样的低端技术了。

 

因此就被裁掉,分流给到南方企业。

 

精简之后的107工厂,根本就没有赶上之前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的大动作,现在这个高铁项目,杨丽清并不想错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就是目前京城大部分国企、央企、军工厂等领导层经常挂嘴边的话。

 

风向是真的说变就变,根本不会给你任何思考的机会。

 

所以,杨丽清在107工厂跟副书记、副厂长等开完会议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振华研究所这边了。

 

“杨姐,您这话有些言不由衷了吧?”

 

陈国华笑了笑,道:

 

“107工厂目前也还有十二万工人啊,妥妥的超级大工厂,怎么就吃不上饭了呢?”

 

“而且107工厂都是跟我们振华研究所合作,我们振华研究所目前也没有说要跟你们工厂取消合作协议的意思,按照您的说辞,岂不是说我们振华研究所这边亏待了你们107工厂?”

 

“另外,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也才刚立项没多久,目前还在勘测路线当中,您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呢?”

 

杨丽清顿时无奈,她就知道是这样,定然不会那么容易。

 

她赶紧解释清楚,107工厂确实很困难,并不是她非要这样,而是忧患意识迫使她这么干。

 

其次就是107工厂看似风光无限好,可谁又知道未来如何呢?

 

经历了一次瘦身,又错过了之前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交易的大浪潮,现在这次的高铁项目,107工厂自然不希望再次错过。

 

等她解释完之后,陈国华点点头,道:

 

“杨姐,这一次就算了,107工厂不适合参与进来,再等一两年吧,到时候伱们工厂再参与其他项目。”

 

不给对方一个承诺,人家肯定不会离开。

 

陈国华也不想废话,所以只好这么说。

 

京城终究还是人情社会,就算陈国华也无法免俗。

 

美滋滋的杨丽清,得到了陈国华的许诺之后,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而107工厂来了之后,又来了其他工厂的书记,但这一次陈国华躲开了。

 

如果谁来,他都要见一见,那他也不用工作了。

 

京城这边风起云涌,因为一个高铁项目而变得无比热闹,京广线沿线的城市领导层,也同样各自施展自己的能力、关系等,都纷纷想要分一杯羹。

 

地方领导之所以这样,无非就是希望这条线路能够经过自己所在的城市。

 

比如偏离京广线很远的洪都新府,他们也来凑热闹。

 

这些都已经跟陈国华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不负责这些事儿,也直接躲了出去。

 

想要托关系的人,全都先打电话给葛守志,老葛会亲自筛选。

 

然而不管陈国华如何躲避,总有些人躲不了。

 

这不,三月中上旬,高铁项目成立一周后,从白云城直飞京城的裴景明,直接来拜访张继汉,接着一起找到了陈国华。

 

白云城以前的地方领导是齐春松,现在则是裴景明。

 

去年清明节的时候,陈国华一家回家祭祖,就跟裴景明接触过。

 

算是认识,但关系并不是很好,所以他拉上张继汉一起来拜访陈国华。

 

“国华同志,这一次我来找你,是感谢你这一次对白云城的关照”

 

裴景明只是简单跟陈国华寒暄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清楚了来意。

 

从表面上来看,白云城是陈国华的老家,那么他照顾白云城,率先提出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无可厚非。

 

其次就是白云城的地理位置关系,高铁项目也必然先落户白云城,而不是魔都或者其他城市。

 

十三行、广交会等,都无不说明了白云城的优势。

 

然而这些优势,也依然摆脱不了一个致命的缺点:工业基础薄弱!

 

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其实陈国华就已经推动了白云城的发展计划,先后将洗发水工厂、彩电制造厂、空调制造厂等工厂放在白云城这边。

 

十多年过去了,白云城这边已经有了好几个工业园区。

 

然而,这些都只是制造厂,大部分零配件其实还是要靠北方这边的重工业来提供。

 

这就引发了一个运输成本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