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的曹阿蛮 作品

第368章 ,一九七二年春天(求月票)(第2页)

 作为一款微型无人机,但凡是任何微小技术,陈国华都不会不用。

 三纳米芯片技术制造出来的微处理器,以及搭载这种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可以让蜻蜓无人机更好更高效地处理飞行指令,完成更复杂的计算命令。

 特别是在执行一些需要大量运算算力的侦察任务时,这种更加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就绝对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处理好了。

 因此,陈国华极为重视这些科技的发展。

 莺飞草长的三月,京城却是刮起了沙尘暴。

 “爸爸,我好害怕呀,为什么外面天气会变成这个样子呀”

 今天早上,沙尘暴来得十分迅速,几乎是眨眼间,整座京城就天黑了。

 导致陈国华也没办法去上班,只好待家里。

 想要去上学陈伟他们几个孩子,全都待在家里,门窗紧闭。

 不过陈曦看着窗外的样子,却有些害怕。

 “不怕不怕,这天气啊,就跟南方的暴雨天一样,一下子就遮天蔽日了”

 没等陈国华开口,一旁的陈恭禄就已经笑呵呵地解释安慰了起来。

 现如今的老陈,已经看开了很多,变得十分爽朗大气。

 “爷爷小时候啊,是在南方长大,每到春夏这段时间,常常都是突然间,从大白天变成了黑夜,大暴雨倾盆而下”

 陈恭禄提及的这些,在南方是极为常见的气候现象。

 南方雨水充足,经常都会出现大暴雨天气,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天黑了。

 乌云来的速度,堪比十二级龙卷风。

 而且这种大暴雨,并不是下雨,而是倒水一样。

 几乎是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街就已经有不少积水了。

 一旦遇到排水系统不咋地的低洼地带,出现水浸街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因此在南方,可以很经常看到有人站在二楼楼顶等待救援。

 被老陈这么一说,陈曦他们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也不再关注外面的沙尘暴了,而是仔细听他们爷爷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

 陈国华、于沫离他们却是盯着外面,表情多少有些无奈。

 本应该是上班时间,结果被沙尘暴堵在家里了,出不去!

 其实昨晚就已经有天气预报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给街道办等通知过了,广播电台等也都通知了此事。

 但是没想到,这沙尘暴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啊。

 不仅仅是遮天蔽日,关键是风还很大。

 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看来这件事过后,我也要关于一下植树造林了,要不然往后继续住在京城这里,每年都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沙尘暴天气,可真是让人难受”

 其实,穿越到这方世界那么多年,几乎每年,陈国华都会经历几次沙尘暴天气。

 但此前,他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儿,而且此前的沙尘暴也不是每年都这么恐怖。

 今年这一次的沙尘暴,其恐怖程度应该比得上,或者是超过一九五六年那一次了。

 在当时,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一日,著名作家邓友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京城的大风: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

 【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

 【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京城的大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京城的沙尘暴由来已久,只不过四九年之前,都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人会去关注这些。

 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全民进行植树造林。

 便是当初陈国华他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前往香山公园那地方参加京城市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甚至是这个活动还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便是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也依然有很多人前往京城郊区进行植树造林。

 原时空历史上,整个七十年代,很多林学会专家、文学家等等,他们要么通过《京城日报》等相关报纸来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要么是写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科普文章等。

 比如原时空的一九七九年,一篇名为《风沙紧逼京城》向世人敲响了京城风沙危害的警钟。

 所以,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京城的沙尘暴问题,就一直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国华看着窗外的沙尘暴,这才想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谈何容易?

 下午,趁着外面风速没那么快了,能见度也高了不少,陈国华这才出发前往地安门大街这边。

 “领导,针对目前京城的沙尘暴问题,这是我拟的一份计划,算是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继汉很尊重陈国华,态度恭敬到让人以为他是下属,陈国华才是领导。

 所以此时看到陈国华的计划,他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份计划也没多少科技含量,就是一篇讲述沙尘暴危害,讲植树造林的好处计划,里面提及的一些重点,无非就是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快速地植树造林。

 比如网格子种树,建造大量水车、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等等。

 还有就是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毕竟北方这边缺水严重,南方却又经常都出现内涝。

 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可张继汉在翻阅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人都傻了。

 没想到二十年前,教员曾经提及的南水北调计划,再次被陈国华提起了。

 当初教员是这么说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当初教员只是提出了这个宏大设想。

 而陈国华则是拿出了这个计划,里面还列出来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以及工程施工难度、所需要耗费的大致资金等等,他都写得较为清楚。

 这样的计划,那就不是张继汉能够批复的了,得上报上去,可能还得开会讨论一下。

 搞这样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钱。

 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现在的京城,并不算非常缺水,最起码地下水位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现在是关于北方用水,植树造林的事儿。

 沙尘暴天气对整个北方来说都太不友好了,如果想要彻底根治沙尘暴,那就必须要尽快地从南方调集来更多的水,为植树造林提供保障。

 北方过于干旱的天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实在是太不利了。

 “陈主任,您放心,我这就把计划提交上去。”张继汉看完之后,没敢耽误,便准备要去工作了。

 甚至他还询问陈国华,要不要一起去见见领导。

 对此,陈国华摇摇头婉拒了。

 现在去见领导没什么用,还是要等领导看完之后再说吧。

 搞钱的事情,又成为摆在陈国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航天、高铁、民航客机、高端武器等工程项目要继续,不能够断掉,植树造林、南水北调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也必须要做。

 但都指向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那就是钱。

 果然,领导们看完计划之后,便很快通知陈国华过来开会了。

 当然,不管是陈援朝也好,亦或者是郑之贵,他们这些人都需要时不时地回来京城,摸清楚他们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可能已经思想发生了改变。

 人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陈援朝、郑之贵他们这些人经常泡在经济非常发达的欧美地区,那么思想受到冲击,因此发生改变,而且还隐藏得很深,没有被察觉出来,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甚至是,他们自己都会想着要一直待在北美,把他们自己管理经营的企业当做是他们自己的产业,并且想要彻底地据为己有,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人性贪婪,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改不了的,也无法改变。

 因此,如何确保陈援朝、郑之贵他们的思想并不会发生改变,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陈援朝,今年都已经二十三岁了。

 在北美那边,陈援朝是还没有结婚的状态,他年少成名,至今却是依然未婚,这不管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内地这边派出了几个陪他演戏的漂亮女同志,说不定就穿帮了。

 所以陈援朝在外界看来,就是花花公子。

 一位花花公子,身边有不少漂亮女人,不结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跟大侄子聊了好一会儿,陈国华这才主动结束了今天的闲聊。

 北美那边的事情,还需要继续。

 眼下已经是一九七二年,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所以陈援朝接下来的任务还会更加重。

 春节很快过去了,转眼已经是三月份了。

 进入三月份之后,陈国华还没开始忙南天门空间站的事情,薛晋权、陆子敬、章济川、董建昌他们就跑来找陈国华了。

 这应该是开年的好消息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顺利通过所有测试,经过检测,已经可以生产出三纳米的芯片。

 三纳米芯片啊,这得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

 并且三纳米也不是终点,因为接下来还可以进行各方面的技术调整,未来生产出一纳米,乃至是更小的芯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好好好,你们干得漂亮!”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国华也是挺高兴的。

 其实在年前,他也已经知道了,章济川他们就开始进行最后的检测程序了,原本陈国华以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麻烦。

 但是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检测。

 “从一九六五年一月份开始立项,到现在,足足过去了七年时间,你们也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技术突破,恭喜你们”

 历时七年,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终于是完美结束了。

 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闻言,一个个都激动不已,高兴到蹦跳了起来。

 甚至薛晋权还一把抱住了陈国华,然后跟其他人招呼一声,接着就把陈国华给抛了起来。

 这可把办公室外边的龙康侯他们给吓得不轻,连忙跑了进来,防止出现意外。

 要知道,陈国华可是内地科学界第一人,他的身体是不能够受到任何一点伤害的,否则的话,上面问罪下来,龙康侯他们几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激动过后,陈国华重新站在众人面前,招呼他们坐下来,然后准备庆功宴的事情。

 结果,赵菊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老陈,庆功宴什么的,可以之后再说,我现在就很想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呀?”

 “您知道的,我已经等了好些年,当时您说我们要完成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才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开始启动量子芯片项目了?”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赵菊生就已经盯上了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只因为当时陈国华都已经完成了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这两道顶级数学问题,并且先后都有提到过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量子芯片。

 量子芯片作为当前最为前沿的科技,一直以来都仅仅只是理论设想罢了。

 连理论都还没完善,更别说要立项量子芯片了。

 “对对对,老陈,我们接下来可就没有什么任务了,我也觉得这个量子芯片项目很不错,非常适合我们,要不您还是抽点时间,帮我们解决一下理论层面的技术问题,剩下的交给我们来解决?”

 万福森、钱元兴、章济川他们等人全都期待不已地看着陈国华,一个个都跟见了血的鲨鱼似的,十分饥饿难耐,恨不得马上扑过来。

 陈国华闻言,看着眼前的赵菊生、薛晋权他们,微微一笑,道:

 “我倒是很想马上立项,但你们不行啊。”

 “极紫外光刻机项目还有不少收尾工作,等你们什么时候生产出一纳米以下的芯片,再来跟我提量子芯片这件事吧.”

 “六八年的时候,我就跟你们说过了,极紫外光刻机是我最为看重的一个项目,你们现在是完成了这项技术,但距离它成为量产光刻机,还有一段距离呢”

 “何况,现在你们是很厉害,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懂如何生产极紫外光刻机呀,以及后续相关的一些技术,那都是需要大量人才.”

 “如果这个时候,我又新开一个量子芯片项目,说真的,就算我能够忙得过来,你们也忙不过来呀,所以啊,人要量力而行”

 一番劝说之后,陈国华也懒得跟他们再说什么关于量子芯片的事情,简单再恭喜一下他们,然后就把他们给打发掉了。

 庆功宴都不重视,还重视啥?

 撇嘴之余,陈国华也觉得这事儿挺好笑的。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纯粹的,特别是搞科研的这群人,他们最是纯粹简单了。

 一门心思就是搞科研,倒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说真的,如果不是手头上的事儿太多,加上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的收尾工作确实还没完成,否则的话,陈国华还真的会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北美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现如今是彻底落后内地了。

 特别是极紫外光刻机被研制出来之后,内地的超级计算机将会很快有新的突破。

 到了那个时候,未来的航天、国防等领域,安全级别将会提升到最高。

 计算机对航天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辅助还是非常非常牛逼的,这也是过去这些年,内地能够实现跨越式飞升,在航天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追上了莫斯科和华盛顿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怎么重视计算机的发展,其实都不为过。

 但凡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除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之外,振华研究所在过去这段时间,也是陆陆续续完成了不少技术突破。

 比如除夕之前的那次,陈国华就正在处理关于微型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突破这件事。

 齐荣之、桂质廷他们都是电池技术方面的高手,陈国华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对这个项目也是极为重视。

 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完成蜻蜓无人机的其他零部件,就可以进行组装测试了。

 特别是现在,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完成之后,制造出来的第二批次三纳米芯片,就会应用在蜻蜓无人机上面。

 作为一款微型无人机,但凡是任何微小技术,陈国华都不会不用。

 三纳米芯片技术制造出来的微处理器,以及搭载这种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可以让蜻蜓无人机更好更高效地处理飞行指令,完成更复杂的计算命令。

 特别是在执行一些需要大量运算算力的侦察任务时,这种更加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就绝对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处理好了。

 因此,陈国华极为重视这些科技的发展。

 莺飞草长的三月,京城却是刮起了沙尘暴。

 “爸爸,我好害怕呀,为什么外面天气会变成这个样子呀”

 今天早上,沙尘暴来得十分迅速,几乎是眨眼间,整座京城就天黑了。

 导致陈国华也没办法去上班,只好待家里。

 想要去上学陈伟他们几个孩子,全都待在家里,门窗紧闭。

 不过陈曦看着窗外的样子,却有些害怕。

 “不怕不怕,这天气啊,就跟南方的暴雨天一样,一下子就遮天蔽日了”

 没等陈国华开口,一旁的陈恭禄就已经笑呵呵地解释安慰了起来。

 现如今的老陈,已经看开了很多,变得十分爽朗大气。

 “爷爷小时候啊,是在南方长大,每到春夏这段时间,常常都是突然间,从大白天变成了黑夜,大暴雨倾盆而下”

 陈恭禄提及的这些,在南方是极为常见的气候现象。

 南方雨水充足,经常都会出现大暴雨天气,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天黑了。

 乌云来的速度,堪比十二级龙卷风。

 而且这种大暴雨,并不是下雨,而是倒水一样。

 几乎是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街就已经有不少积水了。

 一旦遇到排水系统不咋地的低洼地带,出现水浸街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因此在南方,可以很经常看到有人站在二楼楼顶等待救援。

 被老陈这么一说,陈曦他们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也不再关注外面的沙尘暴了,而是仔细听他们爷爷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

 陈国华、于沫离他们却是盯着外面,表情多少有些无奈。

 本应该是上班时间,结果被沙尘暴堵在家里了,出不去!

 其实昨晚就已经有天气预报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给街道办等通知过了,广播电台等也都通知了此事。

 但是没想到,这沙尘暴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啊。

 不仅仅是遮天蔽日,关键是风还很大。

 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看来这件事过后,我也要关于一下植树造林了,要不然往后继续住在京城这里,每年都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沙尘暴天气,可真是让人难受”

 其实,穿越到这方世界那么多年,几乎每年,陈国华都会经历几次沙尘暴天气。

 但此前,他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儿,而且此前的沙尘暴也不是每年都这么恐怖。

 今年这一次的沙尘暴,其恐怖程度应该比得上,或者是超过一九五六年那一次了。

 在当时,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一日,著名作家邓友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京城的大风: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

 【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

 【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京城的大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京城的沙尘暴由来已久,只不过四九年之前,都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人会去关注这些。

 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全民进行植树造林。

 便是当初陈国华他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前往香山公园那地方参加京城市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甚至是这个活动还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便是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也依然有很多人前往京城郊区进行植树造林。

 原时空历史上,整个七十年代,很多林学会专家、文学家等等,他们要么通过《京城日报》等相关报纸来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要么是写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科普文章等。

 比如原时空的一九七九年,一篇名为《风沙紧逼京城》向世人敲响了京城风沙危害的警钟。

 所以,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京城的沙尘暴问题,就一直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国华看着窗外的沙尘暴,这才想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谈何容易?

 下午,趁着外面风速没那么快了,能见度也高了不少,陈国华这才出发前往地安门大街这边。

 “领导,针对目前京城的沙尘暴问题,这是我拟的一份计划,算是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继汉很尊重陈国华,态度恭敬到让人以为他是下属,陈国华才是领导。

 所以此时看到陈国华的计划,他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份计划也没多少科技含量,就是一篇讲述沙尘暴危害,讲植树造林的好处计划,里面提及的一些重点,无非就是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快速地植树造林。

 比如网格子种树,建造大量水车、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等等。

 还有就是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毕竟北方这边缺水严重,南方却又经常都出现内涝。

 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可张继汉在翻阅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人都傻了。

 没想到二十年前,教员曾经提及的南水北调计划,再次被陈国华提起了。

 当初教员是这么说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当初教员只是提出了这个宏大设想。

 而陈国华则是拿出了这个计划,里面还列出来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以及工程施工难度、所需要耗费的大致资金等等,他都写得较为清楚。

 这样的计划,那就不是张继汉能够批复的了,得上报上去,可能还得开会讨论一下。

 搞这样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钱。

 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现在的京城,并不算非常缺水,最起码地下水位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现在是关于北方用水,植树造林的事儿。

 沙尘暴天气对整个北方来说都太不友好了,如果想要彻底根治沙尘暴,那就必须要尽快地从南方调集来更多的水,为植树造林提供保障。

 北方过于干旱的天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实在是太不利了。

 “陈主任,您放心,我这就把计划提交上去。”张继汉看完之后,没敢耽误,便准备要去工作了。

 甚至他还询问陈国华,要不要一起去见见领导。

 对此,陈国华摇摇头婉拒了。

 现在去见领导没什么用,还是要等领导看完之后再说吧。

 搞钱的事情,又成为摆在陈国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航天、高铁、民航客机、高端武器等工程项目要继续,不能够断掉,植树造林、南水北调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也必须要做。

 但都指向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那就是钱。

 果然,领导们看完计划之后,便很快通知陈国华过来开会了。

 当然,不管是陈援朝也好,亦或者是郑之贵,他们这些人都需要时不时地回来京城,摸清楚他们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可能已经思想发生了改变。

 人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陈援朝、郑之贵他们这些人经常泡在经济非常发达的欧美地区,那么思想受到冲击,因此发生改变,而且还隐藏得很深,没有被察觉出来,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甚至是,他们自己都会想着要一直待在北美,把他们自己管理经营的企业当做是他们自己的产业,并且想要彻底地据为己有,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人性贪婪,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改不了的,也无法改变。

 因此,如何确保陈援朝、郑之贵他们的思想并不会发生改变,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陈援朝,今年都已经二十三岁了。

 在北美那边,陈援朝是还没有结婚的状态,他年少成名,至今却是依然未婚,这不管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内地这边派出了几个陪他演戏的漂亮女同志,说不定就穿帮了。

 所以陈援朝在外界看来,就是花花公子。

 一位花花公子,身边有不少漂亮女人,不结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跟大侄子聊了好一会儿,陈国华这才主动结束了今天的闲聊。

 北美那边的事情,还需要继续。

 眼下已经是一九七二年,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所以陈援朝接下来的任务还会更加重。

 春节很快过去了,转眼已经是三月份了。

 进入三月份之后,陈国华还没开始忙南天门空间站的事情,薛晋权、陆子敬、章济川、董建昌他们就跑来找陈国华了。

 这应该是开年的好消息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顺利通过所有测试,经过检测,已经可以生产出三纳米的芯片。

 三纳米芯片啊,这得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

 并且三纳米也不是终点,因为接下来还可以进行各方面的技术调整,未来生产出一纳米,乃至是更小的芯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好好好,你们干得漂亮!”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国华也是挺高兴的。

 其实在年前,他也已经知道了,章济川他们就开始进行最后的检测程序了,原本陈国华以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麻烦。

 但是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检测。

 “从一九六五年一月份开始立项,到现在,足足过去了七年时间,你们也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技术突破,恭喜你们”

 历时七年,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终于是完美结束了。

 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闻言,一个个都激动不已,高兴到蹦跳了起来。

 甚至薛晋权还一把抱住了陈国华,然后跟其他人招呼一声,接着就把陈国华给抛了起来。

 这可把办公室外边的龙康侯他们给吓得不轻,连忙跑了进来,防止出现意外。

 要知道,陈国华可是内地科学界第一人,他的身体是不能够受到任何一点伤害的,否则的话,上面问罪下来,龙康侯他们几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激动过后,陈国华重新站在众人面前,招呼他们坐下来,然后准备庆功宴的事情。

 结果,赵菊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老陈,庆功宴什么的,可以之后再说,我现在就很想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呀?”

 “您知道的,我已经等了好些年,当时您说我们要完成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才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开始启动量子芯片项目了?”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赵菊生就已经盯上了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只因为当时陈国华都已经完成了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这两道顶级数学问题,并且先后都有提到过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量子芯片。

 量子芯片作为当前最为前沿的科技,一直以来都仅仅只是理论设想罢了。

 连理论都还没完善,更别说要立项量子芯片了。

 “对对对,老陈,我们接下来可就没有什么任务了,我也觉得这个量子芯片项目很不错,非常适合我们,要不您还是抽点时间,帮我们解决一下理论层面的技术问题,剩下的交给我们来解决?”

 万福森、钱元兴、章济川他们等人全都期待不已地看着陈国华,一个个都跟见了血的鲨鱼似的,十分饥饿难耐,恨不得马上扑过来。

 陈国华闻言,看着眼前的赵菊生、薛晋权他们,微微一笑,道:

 “我倒是很想马上立项,但你们不行啊。”

 “极紫外光刻机项目还有不少收尾工作,等你们什么时候生产出一纳米以下的芯片,再来跟我提量子芯片这件事吧.”

 “六八年的时候,我就跟你们说过了,极紫外光刻机是我最为看重的一个项目,你们现在是完成了这项技术,但距离它成为量产光刻机,还有一段距离呢”

 “何况,现在你们是很厉害,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懂如何生产极紫外光刻机呀,以及后续相关的一些技术,那都是需要大量人才.”

 “如果这个时候,我又新开一个量子芯片项目,说真的,就算我能够忙得过来,你们也忙不过来呀,所以啊,人要量力而行”

 一番劝说之后,陈国华也懒得跟他们再说什么关于量子芯片的事情,简单再恭喜一下他们,然后就把他们给打发掉了。

 庆功宴都不重视,还重视啥?

 撇嘴之余,陈国华也觉得这事儿挺好笑的。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纯粹的,特别是搞科研的这群人,他们最是纯粹简单了。

 一门心思就是搞科研,倒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说真的,如果不是手头上的事儿太多,加上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的收尾工作确实还没完成,否则的话,陈国华还真的会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北美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现如今是彻底落后内地了。

 特别是极紫外光刻机被研制出来之后,内地的超级计算机将会很快有新的突破。

 到了那个时候,未来的航天、国防等领域,安全级别将会提升到最高。

 计算机对航天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辅助还是非常非常牛逼的,这也是过去这些年,内地能够实现跨越式飞升,在航天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追上了莫斯科和华盛顿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怎么重视计算机的发展,其实都不为过。

 但凡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除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之外,振华研究所在过去这段时间,也是陆陆续续完成了不少技术突破。

 比如除夕之前的那次,陈国华就正在处理关于微型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突破这件事。

 齐荣之、桂质廷他们都是电池技术方面的高手,陈国华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对这个项目也是极为重视。

 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完成蜻蜓无人机的其他零部件,就可以进行组装测试了。

 特别是现在,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完成之后,制造出来的第二批次三纳米芯片,就会应用在蜻蜓无人机上面。

 作为一款微型无人机,但凡是任何微小技术,陈国华都不会不用。

 三纳米芯片技术制造出来的微处理器,以及搭载这种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可以让蜻蜓无人机更好更高效地处理飞行指令,完成更复杂的计算命令。

 特别是在执行一些需要大量运算算力的侦察任务时,这种更加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就绝对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处理好了。

 因此,陈国华极为重视这些科技的发展。

 莺飞草长的三月,京城却是刮起了沙尘暴。

 “爸爸,我好害怕呀,为什么外面天气会变成这个样子呀”

 今天早上,沙尘暴来得十分迅速,几乎是眨眼间,整座京城就天黑了。

 导致陈国华也没办法去上班,只好待家里。

 想要去上学陈伟他们几个孩子,全都待在家里,门窗紧闭。

 不过陈曦看着窗外的样子,却有些害怕。

 “不怕不怕,这天气啊,就跟南方的暴雨天一样,一下子就遮天蔽日了”

 没等陈国华开口,一旁的陈恭禄就已经笑呵呵地解释安慰了起来。

 现如今的老陈,已经看开了很多,变得十分爽朗大气。

 “爷爷小时候啊,是在南方长大,每到春夏这段时间,常常都是突然间,从大白天变成了黑夜,大暴雨倾盆而下”

 陈恭禄提及的这些,在南方是极为常见的气候现象。

 南方雨水充足,经常都会出现大暴雨天气,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天黑了。

 乌云来的速度,堪比十二级龙卷风。

 而且这种大暴雨,并不是下雨,而是倒水一样。

 几乎是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街就已经有不少积水了。

 一旦遇到排水系统不咋地的低洼地带,出现水浸街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因此在南方,可以很经常看到有人站在二楼楼顶等待救援。

 被老陈这么一说,陈曦他们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也不再关注外面的沙尘暴了,而是仔细听他们爷爷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

 陈国华、于沫离他们却是盯着外面,表情多少有些无奈。

 本应该是上班时间,结果被沙尘暴堵在家里了,出不去!

 其实昨晚就已经有天气预报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给街道办等通知过了,广播电台等也都通知了此事。

 但是没想到,这沙尘暴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啊。

 不仅仅是遮天蔽日,关键是风还很大。

 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看来这件事过后,我也要关于一下植树造林了,要不然往后继续住在京城这里,每年都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沙尘暴天气,可真是让人难受”

 其实,穿越到这方世界那么多年,几乎每年,陈国华都会经历几次沙尘暴天气。

 但此前,他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儿,而且此前的沙尘暴也不是每年都这么恐怖。

 今年这一次的沙尘暴,其恐怖程度应该比得上,或者是超过一九五六年那一次了。

 在当时,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一日,著名作家邓友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京城的大风: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

 【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

 【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京城的大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京城的沙尘暴由来已久,只不过四九年之前,都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人会去关注这些。

 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全民进行植树造林。

 便是当初陈国华他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前往香山公园那地方参加京城市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甚至是这个活动还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便是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也依然有很多人前往京城郊区进行植树造林。

 原时空历史上,整个七十年代,很多林学会专家、文学家等等,他们要么通过《京城日报》等相关报纸来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要么是写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科普文章等。

 比如原时空的一九七九年,一篇名为《风沙紧逼京城》向世人敲响了京城风沙危害的警钟。

 所以,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京城的沙尘暴问题,就一直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国华看着窗外的沙尘暴,这才想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谈何容易?

 下午,趁着外面风速没那么快了,能见度也高了不少,陈国华这才出发前往地安门大街这边。

 “领导,针对目前京城的沙尘暴问题,这是我拟的一份计划,算是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继汉很尊重陈国华,态度恭敬到让人以为他是下属,陈国华才是领导。

 所以此时看到陈国华的计划,他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份计划也没多少科技含量,就是一篇讲述沙尘暴危害,讲植树造林的好处计划,里面提及的一些重点,无非就是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快速地植树造林。

 比如网格子种树,建造大量水车、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等等。

 还有就是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毕竟北方这边缺水严重,南方却又经常都出现内涝。

 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可张继汉在翻阅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人都傻了。

 没想到二十年前,教员曾经提及的南水北调计划,再次被陈国华提起了。

 当初教员是这么说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当初教员只是提出了这个宏大设想。

 而陈国华则是拿出了这个计划,里面还列出来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以及工程施工难度、所需要耗费的大致资金等等,他都写得较为清楚。

 这样的计划,那就不是张继汉能够批复的了,得上报上去,可能还得开会讨论一下。

 搞这样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钱。

 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现在的京城,并不算非常缺水,最起码地下水位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现在是关于北方用水,植树造林的事儿。

 沙尘暴天气对整个北方来说都太不友好了,如果想要彻底根治沙尘暴,那就必须要尽快地从南方调集来更多的水,为植树造林提供保障。

 北方过于干旱的天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实在是太不利了。

 “陈主任,您放心,我这就把计划提交上去。”张继汉看完之后,没敢耽误,便准备要去工作了。

 甚至他还询问陈国华,要不要一起去见见领导。

 对此,陈国华摇摇头婉拒了。

 现在去见领导没什么用,还是要等领导看完之后再说吧。

 搞钱的事情,又成为摆在陈国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航天、高铁、民航客机、高端武器等工程项目要继续,不能够断掉,植树造林、南水北调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也必须要做。

 但都指向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那就是钱。

 果然,领导们看完计划之后,便很快通知陈国华过来开会了。

 当然,不管是陈援朝也好,亦或者是郑之贵,他们这些人都需要时不时地回来京城,摸清楚他们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可能已经思想发生了改变。

 人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陈援朝、郑之贵他们这些人经常泡在经济非常发达的欧美地区,那么思想受到冲击,因此发生改变,而且还隐藏得很深,没有被察觉出来,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甚至是,他们自己都会想着要一直待在北美,把他们自己管理经营的企业当做是他们自己的产业,并且想要彻底地据为己有,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人性贪婪,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改不了的,也无法改变。

 因此,如何确保陈援朝、郑之贵他们的思想并不会发生改变,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陈援朝,今年都已经二十三岁了。

 在北美那边,陈援朝是还没有结婚的状态,他年少成名,至今却是依然未婚,这不管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内地这边派出了几个陪他演戏的漂亮女同志,说不定就穿帮了。

 所以陈援朝在外界看来,就是花花公子。

 一位花花公子,身边有不少漂亮女人,不结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跟大侄子聊了好一会儿,陈国华这才主动结束了今天的闲聊。

 北美那边的事情,还需要继续。

 眼下已经是一九七二年,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所以陈援朝接下来的任务还会更加重。

 春节很快过去了,转眼已经是三月份了。

 进入三月份之后,陈国华还没开始忙南天门空间站的事情,薛晋权、陆子敬、章济川、董建昌他们就跑来找陈国华了。

 这应该是开年的好消息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顺利通过所有测试,经过检测,已经可以生产出三纳米的芯片。

 三纳米芯片啊,这得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

 并且三纳米也不是终点,因为接下来还可以进行各方面的技术调整,未来生产出一纳米,乃至是更小的芯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好好好,你们干得漂亮!”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国华也是挺高兴的。

 其实在年前,他也已经知道了,章济川他们就开始进行最后的检测程序了,原本陈国华以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麻烦。

 但是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检测。

 “从一九六五年一月份开始立项,到现在,足足过去了七年时间,你们也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技术突破,恭喜你们”

 历时七年,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终于是完美结束了。

 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闻言,一个个都激动不已,高兴到蹦跳了起来。

 甚至薛晋权还一把抱住了陈国华,然后跟其他人招呼一声,接着就把陈国华给抛了起来。

 这可把办公室外边的龙康侯他们给吓得不轻,连忙跑了进来,防止出现意外。

 要知道,陈国华可是内地科学界第一人,他的身体是不能够受到任何一点伤害的,否则的话,上面问罪下来,龙康侯他们几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激动过后,陈国华重新站在众人面前,招呼他们坐下来,然后准备庆功宴的事情。

 结果,赵菊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老陈,庆功宴什么的,可以之后再说,我现在就很想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呀?”

 “您知道的,我已经等了好些年,当时您说我们要完成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才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开始启动量子芯片项目了?”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赵菊生就已经盯上了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只因为当时陈国华都已经完成了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这两道顶级数学问题,并且先后都有提到过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量子芯片。

 量子芯片作为当前最为前沿的科技,一直以来都仅仅只是理论设想罢了。

 连理论都还没完善,更别说要立项量子芯片了。

 “对对对,老陈,我们接下来可就没有什么任务了,我也觉得这个量子芯片项目很不错,非常适合我们,要不您还是抽点时间,帮我们解决一下理论层面的技术问题,剩下的交给我们来解决?”

 万福森、钱元兴、章济川他们等人全都期待不已地看着陈国华,一个个都跟见了血的鲨鱼似的,十分饥饿难耐,恨不得马上扑过来。

 陈国华闻言,看着眼前的赵菊生、薛晋权他们,微微一笑,道:

 “我倒是很想马上立项,但你们不行啊。”

 “极紫外光刻机项目还有不少收尾工作,等你们什么时候生产出一纳米以下的芯片,再来跟我提量子芯片这件事吧.”

 “六八年的时候,我就跟你们说过了,极紫外光刻机是我最为看重的一个项目,你们现在是完成了这项技术,但距离它成为量产光刻机,还有一段距离呢”

 “何况,现在你们是很厉害,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懂如何生产极紫外光刻机呀,以及后续相关的一些技术,那都是需要大量人才.”

 “如果这个时候,我又新开一个量子芯片项目,说真的,就算我能够忙得过来,你们也忙不过来呀,所以啊,人要量力而行”

 一番劝说之后,陈国华也懒得跟他们再说什么关于量子芯片的事情,简单再恭喜一下他们,然后就把他们给打发掉了。

 庆功宴都不重视,还重视啥?

 撇嘴之余,陈国华也觉得这事儿挺好笑的。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纯粹的,特别是搞科研的这群人,他们最是纯粹简单了。

 一门心思就是搞科研,倒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说真的,如果不是手头上的事儿太多,加上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的收尾工作确实还没完成,否则的话,陈国华还真的会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北美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现如今是彻底落后内地了。

 特别是极紫外光刻机被研制出来之后,内地的超级计算机将会很快有新的突破。

 到了那个时候,未来的航天、国防等领域,安全级别将会提升到最高。

 计算机对航天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辅助还是非常非常牛逼的,这也是过去这些年,内地能够实现跨越式飞升,在航天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追上了莫斯科和华盛顿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怎么重视计算机的发展,其实都不为过。

 但凡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除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之外,振华研究所在过去这段时间,也是陆陆续续完成了不少技术突破。

 比如除夕之前的那次,陈国华就正在处理关于微型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突破这件事。

 齐荣之、桂质廷他们都是电池技术方面的高手,陈国华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对这个项目也是极为重视。

 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完成蜻蜓无人机的其他零部件,就可以进行组装测试了。

 特别是现在,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完成之后,制造出来的第二批次三纳米芯片,就会应用在蜻蜓无人机上面。

 作为一款微型无人机,但凡是任何微小技术,陈国华都不会不用。

 三纳米芯片技术制造出来的微处理器,以及搭载这种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可以让蜻蜓无人机更好更高效地处理飞行指令,完成更复杂的计算命令。

 特别是在执行一些需要大量运算算力的侦察任务时,这种更加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就绝对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处理好了。

 因此,陈国华极为重视这些科技的发展。

 莺飞草长的三月,京城却是刮起了沙尘暴。

 “爸爸,我好害怕呀,为什么外面天气会变成这个样子呀”

 今天早上,沙尘暴来得十分迅速,几乎是眨眼间,整座京城就天黑了。

 导致陈国华也没办法去上班,只好待家里。

 想要去上学陈伟他们几个孩子,全都待在家里,门窗紧闭。

 不过陈曦看着窗外的样子,却有些害怕。

 “不怕不怕,这天气啊,就跟南方的暴雨天一样,一下子就遮天蔽日了”

 没等陈国华开口,一旁的陈恭禄就已经笑呵呵地解释安慰了起来。

 现如今的老陈,已经看开了很多,变得十分爽朗大气。

 “爷爷小时候啊,是在南方长大,每到春夏这段时间,常常都是突然间,从大白天变成了黑夜,大暴雨倾盆而下”

 陈恭禄提及的这些,在南方是极为常见的气候现象。

 南方雨水充足,经常都会出现大暴雨天气,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天黑了。

 乌云来的速度,堪比十二级龙卷风。

 而且这种大暴雨,并不是下雨,而是倒水一样。

 几乎是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街就已经有不少积水了。

 一旦遇到排水系统不咋地的低洼地带,出现水浸街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因此在南方,可以很经常看到有人站在二楼楼顶等待救援。

 被老陈这么一说,陈曦他们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也不再关注外面的沙尘暴了,而是仔细听他们爷爷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

 陈国华、于沫离他们却是盯着外面,表情多少有些无奈。

 本应该是上班时间,结果被沙尘暴堵在家里了,出不去!

 其实昨晚就已经有天气预报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给街道办等通知过了,广播电台等也都通知了此事。

 但是没想到,这沙尘暴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啊。

 不仅仅是遮天蔽日,关键是风还很大。

 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看来这件事过后,我也要关于一下植树造林了,要不然往后继续住在京城这里,每年都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沙尘暴天气,可真是让人难受”

 其实,穿越到这方世界那么多年,几乎每年,陈国华都会经历几次沙尘暴天气。

 但此前,他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儿,而且此前的沙尘暴也不是每年都这么恐怖。

 今年这一次的沙尘暴,其恐怖程度应该比得上,或者是超过一九五六年那一次了。

 在当时,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一日,著名作家邓友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京城的大风: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

 【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

 【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京城的大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京城的沙尘暴由来已久,只不过四九年之前,都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人会去关注这些。

 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全民进行植树造林。

 便是当初陈国华他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前往香山公园那地方参加京城市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甚至是这个活动还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便是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也依然有很多人前往京城郊区进行植树造林。

 原时空历史上,整个七十年代,很多林学会专家、文学家等等,他们要么通过《京城日报》等相关报纸来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要么是写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科普文章等。

 比如原时空的一九七九年,一篇名为《风沙紧逼京城》向世人敲响了京城风沙危害的警钟。

 所以,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京城的沙尘暴问题,就一直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国华看着窗外的沙尘暴,这才想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谈何容易?

 下午,趁着外面风速没那么快了,能见度也高了不少,陈国华这才出发前往地安门大街这边。

 “领导,针对目前京城的沙尘暴问题,这是我拟的一份计划,算是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继汉很尊重陈国华,态度恭敬到让人以为他是下属,陈国华才是领导。

 所以此时看到陈国华的计划,他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份计划也没多少科技含量,就是一篇讲述沙尘暴危害,讲植树造林的好处计划,里面提及的一些重点,无非就是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快速地植树造林。

 比如网格子种树,建造大量水车、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等等。

 还有就是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毕竟北方这边缺水严重,南方却又经常都出现内涝。

 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可张继汉在翻阅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人都傻了。

 没想到二十年前,教员曾经提及的南水北调计划,再次被陈国华提起了。

 当初教员是这么说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当初教员只是提出了这个宏大设想。

 而陈国华则是拿出了这个计划,里面还列出来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以及工程施工难度、所需要耗费的大致资金等等,他都写得较为清楚。

 这样的计划,那就不是张继汉能够批复的了,得上报上去,可能还得开会讨论一下。

 搞这样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钱。

 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现在的京城,并不算非常缺水,最起码地下水位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现在是关于北方用水,植树造林的事儿。

 沙尘暴天气对整个北方来说都太不友好了,如果想要彻底根治沙尘暴,那就必须要尽快地从南方调集来更多的水,为植树造林提供保障。

 北方过于干旱的天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实在是太不利了。

 “陈主任,您放心,我这就把计划提交上去。”张继汉看完之后,没敢耽误,便准备要去工作了。

 甚至他还询问陈国华,要不要一起去见见领导。

 对此,陈国华摇摇头婉拒了。

 现在去见领导没什么用,还是要等领导看完之后再说吧。

 搞钱的事情,又成为摆在陈国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航天、高铁、民航客机、高端武器等工程项目要继续,不能够断掉,植树造林、南水北调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也必须要做。

 但都指向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那就是钱。

 果然,领导们看完计划之后,便很快通知陈国华过来开会了。

 当然,不管是陈援朝也好,亦或者是郑之贵,他们这些人都需要时不时地回来京城,摸清楚他们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可能已经思想发生了改变。

 人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陈援朝、郑之贵他们这些人经常泡在经济非常发达的欧美地区,那么思想受到冲击,因此发生改变,而且还隐藏得很深,没有被察觉出来,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甚至是,他们自己都会想着要一直待在北美,把他们自己管理经营的企业当做是他们自己的产业,并且想要彻底地据为己有,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人性贪婪,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改不了的,也无法改变。

 因此,如何确保陈援朝、郑之贵他们的思想并不会发生改变,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陈援朝,今年都已经二十三岁了。

 在北美那边,陈援朝是还没有结婚的状态,他年少成名,至今却是依然未婚,这不管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内地这边派出了几个陪他演戏的漂亮女同志,说不定就穿帮了。

 所以陈援朝在外界看来,就是花花公子。

 一位花花公子,身边有不少漂亮女人,不结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跟大侄子聊了好一会儿,陈国华这才主动结束了今天的闲聊。

 北美那边的事情,还需要继续。

 眼下已经是一九七二年,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所以陈援朝接下来的任务还会更加重。

 春节很快过去了,转眼已经是三月份了。

 进入三月份之后,陈国华还没开始忙南天门空间站的事情,薛晋权、陆子敬、章济川、董建昌他们就跑来找陈国华了。

 这应该是开年的好消息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顺利通过所有测试,经过检测,已经可以生产出三纳米的芯片。

 三纳米芯片啊,这得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

 并且三纳米也不是终点,因为接下来还可以进行各方面的技术调整,未来生产出一纳米,乃至是更小的芯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好好好,你们干得漂亮!”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国华也是挺高兴的。

 其实在年前,他也已经知道了,章济川他们就开始进行最后的检测程序了,原本陈国华以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麻烦。

 但是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检测。

 “从一九六五年一月份开始立项,到现在,足足过去了七年时间,你们也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技术突破,恭喜你们”

 历时七年,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终于是完美结束了。

 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他们闻言,一个个都激动不已,高兴到蹦跳了起来。

 甚至薛晋权还一把抱住了陈国华,然后跟其他人招呼一声,接着就把陈国华给抛了起来。

 这可把办公室外边的龙康侯他们给吓得不轻,连忙跑了进来,防止出现意外。

 要知道,陈国华可是内地科学界第一人,他的身体是不能够受到任何一点伤害的,否则的话,上面问罪下来,龙康侯他们几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激动过后,陈国华重新站在众人面前,招呼他们坐下来,然后准备庆功宴的事情。

 结果,赵菊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老陈,庆功宴什么的,可以之后再说,我现在就很想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呀?”

 “您知道的,我已经等了好些年,当时您说我们要完成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才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开始启动量子芯片项目了?”

 从一九六八年开始,赵菊生就已经盯上了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只因为当时陈国华都已经完成了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这两道顶级数学问题,并且先后都有提到过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量子芯片。

 量子芯片作为当前最为前沿的科技,一直以来都仅仅只是理论设想罢了。

 连理论都还没完善,更别说要立项量子芯片了。

 “对对对,老陈,我们接下来可就没有什么任务了,我也觉得这个量子芯片项目很不错,非常适合我们,要不您还是抽点时间,帮我们解决一下理论层面的技术问题,剩下的交给我们来解决?”

 万福森、钱元兴、章济川他们等人全都期待不已地看着陈国华,一个个都跟见了血的鲨鱼似的,十分饥饿难耐,恨不得马上扑过来。

 陈国华闻言,看着眼前的赵菊生、薛晋权他们,微微一笑,道:

 “我倒是很想马上立项,但你们不行啊。”

 “极紫外光刻机项目还有不少收尾工作,等你们什么时候生产出一纳米以下的芯片,再来跟我提量子芯片这件事吧.”

 “六八年的时候,我就跟你们说过了,极紫外光刻机是我最为看重的一个项目,你们现在是完成了这项技术,但距离它成为量产光刻机,还有一段距离呢”

 “何况,现在你们是很厉害,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懂如何生产极紫外光刻机呀,以及后续相关的一些技术,那都是需要大量人才.”

 “如果这个时候,我又新开一个量子芯片项目,说真的,就算我能够忙得过来,你们也忙不过来呀,所以啊,人要量力而行”

 一番劝说之后,陈国华也懒得跟他们再说什么关于量子芯片的事情,简单再恭喜一下他们,然后就把他们给打发掉了。

 庆功宴都不重视,还重视啥?

 撇嘴之余,陈国华也觉得这事儿挺好笑的。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纯粹的,特别是搞科研的这群人,他们最是纯粹简单了。

 一门心思就是搞科研,倒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说真的,如果不是手头上的事儿太多,加上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的收尾工作确实还没完成,否则的话,陈国华还真的会成立量子芯片这个项目。

 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北美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现如今是彻底落后内地了。

 特别是极紫外光刻机被研制出来之后,内地的超级计算机将会很快有新的突破。

 到了那个时候,未来的航天、国防等领域,安全级别将会提升到最高。

 计算机对航天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辅助还是非常非常牛逼的,这也是过去这些年,内地能够实现跨越式飞升,在航天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追上了莫斯科和华盛顿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怎么重视计算机的发展,其实都不为过。

 但凡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除了极紫外光刻机项目之外,振华研究所在过去这段时间,也是陆陆续续完成了不少技术突破。

 比如除夕之前的那次,陈国华就正在处理关于微型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突破这件事。

 齐荣之、桂质廷他们都是电池技术方面的高手,陈国华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对这个项目也是极为重视。

 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完成蜻蜓无人机的其他零部件,就可以进行组装测试了。

 特别是现在,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完成之后,制造出来的第二批次三纳米芯片,就会应用在蜻蜓无人机上面。

 作为一款微型无人机,但凡是任何微小技术,陈国华都不会不用。

 三纳米芯片技术制造出来的微处理器,以及搭载这种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可以让蜻蜓无人机更好更高效地处理飞行指令,完成更复杂的计算命令。

 特别是在执行一些需要大量运算算力的侦察任务时,这种更加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就绝对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处理好了。

 因此,陈国华极为重视这些科技的发展。

 莺飞草长的三月,京城却是刮起了沙尘暴。

 “爸爸,我好害怕呀,为什么外面天气会变成这个样子呀”

 今天早上,沙尘暴来得十分迅速,几乎是眨眼间,整座京城就天黑了。

 导致陈国华也没办法去上班,只好待家里。

 想要去上学陈伟他们几个孩子,全都待在家里,门窗紧闭。

 不过陈曦看着窗外的样子,却有些害怕。

 “不怕不怕,这天气啊,就跟南方的暴雨天一样,一下子就遮天蔽日了”

 没等陈国华开口,一旁的陈恭禄就已经笑呵呵地解释安慰了起来。

 现如今的老陈,已经看开了很多,变得十分爽朗大气。

 “爷爷小时候啊,是在南方长大,每到春夏这段时间,常常都是突然间,从大白天变成了黑夜,大暴雨倾盆而下”

 陈恭禄提及的这些,在南方是极为常见的气候现象。

 南方雨水充足,经常都会出现大暴雨天气,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天黑了。

 乌云来的速度,堪比十二级龙卷风。

 而且这种大暴雨,并不是下雨,而是倒水一样。

 几乎是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街就已经有不少积水了。

 一旦遇到排水系统不咋地的低洼地带,出现水浸街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因此在南方,可以很经常看到有人站在二楼楼顶等待救援。

 被老陈这么一说,陈曦他们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也不再关注外面的沙尘暴了,而是仔细听他们爷爷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

 陈国华、于沫离他们却是盯着外面,表情多少有些无奈。

 本应该是上班时间,结果被沙尘暴堵在家里了,出不去!

 其实昨晚就已经有天气预报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给街道办等通知过了,广播电台等也都通知了此事。

 但是没想到,这沙尘暴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啊。

 不仅仅是遮天蔽日,关键是风还很大。

 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看来这件事过后,我也要关于一下植树造林了,要不然往后继续住在京城这里,每年都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沙尘暴天气,可真是让人难受”

 其实,穿越到这方世界那么多年,几乎每年,陈国华都会经历几次沙尘暴天气。

 但此前,他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儿,而且此前的沙尘暴也不是每年都这么恐怖。

 今年这一次的沙尘暴,其恐怖程度应该比得上,或者是超过一九五六年那一次了。

 在当时,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一日,著名作家邓友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京城的大风: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

 【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

 【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京城的大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京城的沙尘暴由来已久,只不过四九年之前,都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人会去关注这些。

 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全民进行植树造林。

 便是当初陈国华他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前往香山公园那地方参加京城市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甚至是这个活动还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便是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也依然有很多人前往京城郊区进行植树造林。

 原时空历史上,整个七十年代,很多林学会专家、文学家等等,他们要么通过《京城日报》等相关报纸来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要么是写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科普文章等。

 比如原时空的一九七九年,一篇名为《风沙紧逼京城》向世人敲响了京城风沙危害的警钟。

 所以,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京城的沙尘暴问题,就一直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国华看着窗外的沙尘暴,这才想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谈何容易?

 下午,趁着外面风速没那么快了,能见度也高了不少,陈国华这才出发前往地安门大街这边。

 “领导,针对目前京城的沙尘暴问题,这是我拟的一份计划,算是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继汉很尊重陈国华,态度恭敬到让人以为他是下属,陈国华才是领导。

 所以此时看到陈国华的计划,他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份计划也没多少科技含量,就是一篇讲述沙尘暴危害,讲植树造林的好处计划,里面提及的一些重点,无非就是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快速地植树造林。

 比如网格子种树,建造大量水车、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等等。

 还有就是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毕竟北方这边缺水严重,南方却又经常都出现内涝。

 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可张继汉在翻阅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人都傻了。

 没想到二十年前,教员曾经提及的南水北调计划,再次被陈国华提起了。

 当初教员是这么说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当初教员只是提出了这个宏大设想。

 而陈国华则是拿出了这个计划,里面还列出来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以及工程施工难度、所需要耗费的大致资金等等,他都写得较为清楚。

 这样的计划,那就不是张继汉能够批复的了,得上报上去,可能还得开会讨论一下。

 搞这样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钱。

 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不是问题。

 其实现在的京城,并不算非常缺水,最起码地下水位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现在是关于北方用水,植树造林的事儿。

 沙尘暴天气对整个北方来说都太不友好了,如果想要彻底根治沙尘暴,那就必须要尽快地从南方调集来更多的水,为植树造林提供保障。

 北方过于干旱的天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实在是太不利了。

 “陈主任,您放心,我这就把计划提交上去。”张继汉看完之后,没敢耽误,便准备要去工作了。

 甚至他还询问陈国华,要不要一起去见见领导。

 对此,陈国华摇摇头婉拒了。

 现在去见领导没什么用,还是要等领导看完之后再说吧。

 搞钱的事情,又成为摆在陈国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航天、高铁、民航客机、高端武器等工程项目要继续,不能够断掉,植树造林、南水北调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也必须要做。

 但都指向了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那就是钱。

 果然,领导们看完计划之后,便很快通知陈国华过来开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