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黄耀光肯定会这么问的,林正阳早就已经是想好怎么回答了。
于是,他当即就把他们陆村的情况讲给了黄耀光听。
夹杂着陆村陆姓人和外姓人之间的矛盾。
当然不仅如此,还有就是猪苗基地的原因。
因为修建猪苗基地是需要到周边各村去招人这件事,而这需要林国进推动,否则一些心眼小的村民对这个事会有意见。
所以如果林国进被调走了,难免会不利于陆村内部的团结,到时候肯定会影响到与农科院的合作。
当然,林正阳没有跟黄耀光说的太详细,总之,最后只是总结为会让陆村内部产生矛盾。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了!”林正阳说完长舒了一口气。
在林正阳讲述的过程里,黄耀光的表情一直是严肃的,眉头紧皱,眼神专注地盯着解释的林正阳,一直在认真聆听他的每一个细节。
然后他的大脑里正在快速思考着,试图理清陆村内部复杂的局面。
黄耀光虽然没有在基层干过,毕竟他是部队转业嘛!
但是他也是农村长大的,也是了解农村的一些情况,自己心里非常清楚,陆村现在可是鸣山与省农科院合作发展养殖业的关键。
如果猪苗基地能够成功建立起来,那将意味着不仅可以为鸣山县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猪苗,而且还能优先获得农科院研发出的品质更高、经济价值更大的猪品种。
这对于鸣山县农业养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极大地推动当地生猪养殖业发展,提升农村的经济收入水平。
目前鸣山的县城和农村的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与县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发展农村的生猪养殖成为当前鸣山县提高农村收入的重点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村的稳定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对整个计划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县里发展生猪养殖业整体。
黄耀光沉思了片刻,终于打破了沉默,开口问道:“这么说你阿爸是愿意留在陆村了?”
“工资?职位?这些东西我阿爸根本就不在乎。工资方面,我现在赚得比他多多了;职位嘛,他都五十多岁了,再怎么升职也不可能有多高了。还不如留在陆村,站好最后一班岗呢!”林正阳立刻解释道。
黄耀光听了林正阳的话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他接着说道:“嗯,我知道了。关于你阿爸职位调整的事,交给我来处理吧。毕竟,你们陆村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不能出现任何混乱。”
听到黄耀光的承诺,林正阳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在与黄耀光交谈起这件事时,说的话很委婉,但以黄耀光当了这样多年领导的洞察力,想必能够轻易看穿他的意图。
想必他已经明白林正阳此次前来拜访他的目的,就是让他帮助解决他阿爸职位调整的问题。
既然他们的目标一致,林国进的能力他也是认同的,自然是愿意提供帮助。
林正阳真诚地向黄耀光表示感谢:“谢谢,黄书记。”
黄耀光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笑着说道:“不需要,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确保你们和农科院的合作能够顺利完成。毕竟,我作为县高官,也应该为地方的发展尽一份力嘛!”
接着,他话题一转,关心地问道:“对了,除了养殖场之外,你们的砖瓦厂现在情况如何?县政府这边可是收到了好几个公社想要创办砖瓦厂的申请呢!”
林正阳心里知道黄耀光肯定会问砖瓦厂的事,他自信满满地回答道:“砖瓦厂的发展非常稳定,目前在我们县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价格都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由于县里的市场逐渐饱和,已经开始向外县拓展业务了。”
“关于别的公社想办砖瓦厂,我觉得是没有必要,因为是赚不到钱的,他们根本竞争不过我们陆村砖瓦厂。”
林正阳说的这些情况,黄耀光是信的,因为他自己就有在关注县里的砖瓦市场,不单说砖瓦的质量和价格,就一个县内免费送货到家都足够吸引人了,别人刚起步的砖瓦厂根本就比不过。
黄耀光点点头,赞同地说道:“确实如此,陆村砖瓦厂的优势太明显了,其他地方想要追赶难度太大。”
林正阳接着说:“而且他们要想跟我们竞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工厂、购买设备等,但这对于一些公社来说是很难承担的。”
黄耀光深有感触地说:“是啊,这样一来,他们的成本就会很高,产品价格也会相应提高,自然无法与你们陆村砖瓦厂竞争。”
林正阳又说:“还有就是技术问题,我们陆村砖瓦厂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能够保证砖瓦的质量和产量,这也是其他公社所欠缺的。”
黄耀光听后,感慨道:“所以那些申请暂时还没有一个获得批准,本来就不富裕,就不要再内耗了。”
……
黄耀光嘴上说的不富裕,其实鸣山县的财政收入很好的,毕竟他们县城有这么多国营厂,而县城人口里最少有一半是在国营厂或者厂子下属的三产企业上班,每一个家庭里面都有一个人是领工资的。
在县里的众多国营厂里,收益最好的是水泥厂、糖厂和化肥厂。但全县收益最高的其实是烟厂,可惜烟厂的收入是要交国家财政,县里分不到一丁点。
林正阳上辈子看过新闻,记得去年1981年全县财政收入是2500多万,而这些财政收入实行的是1980年省里对区县制定的“划分收支,收大于支,定额上交,支大于收,定额补助;分级包干,一定五年”的体制,超收分成部分,县留 70%。
1980年,全县财政支出的费用为1200多万,收支差额为1300多万。按照新体制,1980年县里财政结余差不多有500多万呢!
每年有这么多的财政收入,在当前的年代,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可是富得流油呢。
所以这几年县里开始花钱,像给各村子拉电、修路、拓宽修整县城的一些主干道、还有给县里的各国营厂盖礼堂、盖职工宿舍以及提高工人福利等等。
反正就是花把钱花出去,去改善县人民的生活条件。
鸣山县的第一个大型商场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建的。
然而这种良好的财政收入只持续到了八十年代末,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就因为县里的有些国营厂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变得入不敷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