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廷云提到的生徒和乡贡是这个世界科举应试者。
官办学府的学生即为生徒,经郡一级官学推荐之后,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乡贡则与之相反。
各地百姓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然后去县、州应试,考试合格之后就将成为乡贡。
景平帝登基之后,大炎各地的官学逐渐撤销,乡贡考试也不再举行,科举名存实亡。
想要采取科举选拔的方式,那么生徒和乡贡的数量一定非常多,否则就是一场笑话。
魏廷云提出问题之后,张邰说道:“那便直接向秦蜀两地颁发招贤令,广邀两地士子来咸阳应试。
选拔考试分为三场,最后一场上榜者便可走上仕途。”
张邰的提议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这种方式最为简单有效,官府组织起来也非常方便。
狄轻舟摇了摇头,道:“今年的招贤令可以简单,但流程一定要规范和严格,要为后面的招贤令打下基础。
随着官学的陆续创办,生徒和乡贡数量会逐年增加,与其每年操心更改,不妨眼下多费点力。”
狄轻舟继而道:“今天的集议先定好,以后通过郡学考试的考生即为秀才,通过州学考试的考生即为举人,通过太学考试的考试即为贡生。
只有获得秀才、举人和贡生其中之一的身份,才能参加招贤令考试。
考生层级规范之后,各级考试时间也需要固定。太学和州学考试暂定为每年九月,郡学考试的时间暂定为每年三月。”
“此外,各级考试和招贤令考试的原则是分科取士。各级考试中明经和珠算为必考科目,文章诗赋、农事、水利、军事、司法等科目为选考科目。
各级官府每年可上报府衙缺少某一方面的人才,都督府衙将统计最终确定是否特招某类士子。
以上便是招贤令改革的基本点,诸位同僚有所异议,可畅言。”
庞冲出列道:“狄府令,下官想知道为何珠算是必考科目?时政策论不应必考吗?”
庞冲说出了几乎在场所有秦州籍官员的心声。
众人都明白刚才狄轻舟说的种种更改,主公必定有参与其中。
可主公明明更注重官员的策论能力啊。
狄轻舟看向秦牧。
关于这一点,他也不甚了解。
珠算作为必考科目是主公想法,并且主公的态度非常之坚决。
秦牧放下手中茶杯,道:“因为珠算不会骗人,所以它必须成为必考科目,其中缘由众卿自己思考吧。
策论能力重要,但能够将策论付诸行动的能力更为重要。”
闻言,有些官员一脸懵,有些官员则是低头沉思。
秦牧说道:“众卿倘若没有异议,招贤令的基本原则点便就此定下来。今年秦蜀两地情况特殊,加之官学还未创办。
今年的招贤令具体该如何实施,众卿不妨说说看。”
杨伯祥提议道:“主公,不如在张府监的提议上进行修改。今年按照原有方式在广邀两地士子应试。
第一轮应试通过的士子赐秀才,通过第二轮应试赐举人,通过第三轮应试则进入官场。未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应试的秀才或举人,可充入地方官学或者聘为各级官府书办。”
秦牧微微点着头。
杨伯祥这个提议正中他的下怀。
“众卿以为如何?”
狄轻舟笑道:“大善。”
其余人纷纷出声支持。
“那好,就按照张卿和杨卿两人的提议发布招贤令。此次招贤令应试时间定为十月初十,录取官吏数量待定。”
张邰连忙问道:“主公,是否准许秦蜀两地之外的士子应试?”
秦牧从容一笑:“自然允许。”
黑冰台早就有所汇报,秦州攻占益州的消息传至江南后,江南很多士子已经北上,准备来秦州大展拳脚。
最快的一批士子,预计九月上旬便可抵达咸阳。
招贤令考试定在十月份,也是在照顾北上的江南士子。
集议结束之后,秦牧把李修留了下来。
李修躬身道:“主公,经过商讨已经决定将《秦州时报》更名为《秦蜀时报》。秦州地区发行的时间更改为每月初五和二十,益州地区发行时间定为每月初十和二十五。”
秦牧遂问道:“第一版《秦蜀时报》制定好了吗?”
李修点头道:“已经制定好了内容,第一版《秦蜀时报》只在益州地区发行。时报内容以秦蜀融合和益州民生商业改革,以及秦蜀改革为主。
之后,将在秦蜀两地发行一期特刊,内容主要是引导两地百姓互相接纳。”
秦牧满意的一笑:“不错,第一版《秦蜀时报》尽快发行,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益州府已经完成组建,益州改革正式步入正轨,各项宣传工作一定要跟上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