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是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商号。最早的当推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商馆,1719年法商密西西比公司、1805年美商普金斯公司在广州设立机构。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州粤海关一处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
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十三行里面具体有哪几家?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潘、伍、卢、叶四大家族成为了广州四大首富。潘家是同孚行,伍家是怡和行,卢家是广利行,叶家是义成行。其他还有东兴行、天宝行、兴泰行、中和行、顺泰行、仁和行、同顺行、学泰行、东昌行、安昌行。
清咸丰六年(1856)一场大火,把十三行付之一炬,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显赫历史。
广州十三行的怡和和后面的怡和,不是同一个。
现在的怡和洋行,前名是渣甸洋行(jardiheson),1832年英国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跟詹姆士·马地臣james matheson于中国广州成立。
怡和的主要业务并非货币兑换,而是更为暴利的鸦片与茶叶,怡和将鸦片卖到中国,然后再从中国收购茶叶卖回欧洲。
怡和是香港重点英资洋行之首(四大洋行:怡和、会德丰、和记、太古),也曾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财团。
1949年,新中国政府没收了怡和所有在大陆的资产,1954年,怡和在中国国内最后一家办事处亦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中国香港。吃了哑巴亏的怡和就把业务集中在香港,很少直接接触大陆相关业务。
怡和业务涉及范围很广,从金融保险、零售百货、建筑工程、机械制造、汽车贸易、再到房地产。
70年代英资洋行这一时期因为急于撤离香港,把在中国捞到的钱投资到别的行业领域,大部分投资以失败告终,债台高筑,为华人商人提供了袭击的机遇。
1978年,李嘉诚暗中收购九龙仓股票,怡和发现之后想反击和反收购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所以找到汇丰银行,希望可以给李嘉诚施压,但是没有能阻止被收购,李嘉诚因为没有实力得罪汇丰银行,就找到包玉刚来帮助收购。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英文全称:hutchison oa)前身是两家公司,分别是1863年成立的香港黄埔船坞公司(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等几家船东创办成立香港黄埔船坞公司(hong kong & oa dock co.)),以及于1877年成立的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和记的前身为1860年在香港创办的robert walker & pany)。1969年,在祈德尊爵士领导下,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取得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控制性股权。1970年代,在汇丰银行注资打救及“公司医生”韦理主持下,和记业务重组。1977年,和记企业全面收购黄埔船坞,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英文名继续沿用和记企业英文名字中“hutchison”一字。
1979年,李嘉诚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透过长江实业以每股7.1港元、总值6.39亿港元收购9000万股和黄,占股权22.4%,成为华资入主英资四大洋行第一人。其后逐步增持至约40%。1981年,李嘉诚出任和黄主席。
失去九龙仓的怡和洋行把香港置地变成发展核心,全系进行重组。在中英谈判香港回归之际,为了保证集团利益,怡和把注册地迁到了百慕大。
…………
当汽车即将抵达和记黄埔时,李博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交锋。他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
车缓缓停下,李博走下车,抬眼便看见门牌上硕大的“hutchison oa”牌面。那牌面用金属液体定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折射出炫目的光芒。仅是这精致且奢华的牌面,便能让人一眼看出这公司的雄厚财力。李博心中不禁暗暗感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在此一展身手的决心。
经过楼下接待的指引,李博稳步走进会议室,目光快速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股东。有紧张严肃的股东,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交握,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的担忧;还有表现得无关所谓的股东,或是靠在椅背上,或是随意摆弄着手中的文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也在暗中观察着局势………
李博的视线转向主位,助理轻声提醒道:“李总,主位那位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祈德尊,也是目前和记黄埔的大股东兼董事长,旁边哪位则是韦理,他有着公司医生的美誉,他曾经救回了许多濒临破产的公司,至于靠近主位的几位,分别是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这可都是香港四大英资家族。”
李博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怡和凯瑟克家族,他自然是知晓的。就在刚刚收购九龙仓之前,他们还是九龙仓的大股东兼董事长。原本自己买股只是想赚点钱,谁曾想由于犹太人的问题,买着买着就成了大股东。后面为了能够快速收购,避免节外生枝,同时也为了体面地给怡和那边一个台阶,由计划 20%的收购价,提升到了 28%。可如今,这怡和的人出现在和记黄埔的会议室,究竟所为何事?
李博心中暗自思忖,这场会议恐怕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棘手。但他很快稳住心神,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他深吸一口气,从容地走向自己的座位。
坐下后,李博微笑着向主位的祈德尊及韦理点头示意,然后目光扫向其他几位英资家族代表,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然而,这些代表们个个都是商场上的老手,脸上的神情让人难以捉摸。
李博心中明白,今天这场会议,不仅是关于和记黄埔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更是一场各方势力的暗中较量。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巧妙应对,才能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此时,祈德尊率先开口:“李先生,今日大家齐聚于此,想必都是为了和记黄埔的未来。但这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还得好好商量商量。”
李博回应道:“正是,和记黄埔的发展关乎众多股东的利益,我们应当共同探讨出一个最佳方案。”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接着说道:“李先生在收购九龙仓时的手段,我们可是都有所耳闻啊。”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和警惕
李博坦然道:“商场如战场,一切都是为了生意。但我相信,在和记黄埔的问题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公司发展得更好。”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轻咳一声:“话虽如此,但和记黄埔的情况复杂,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
李博目光坚定:“困难固然存在,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冷笑一声:“李先生倒是信心十足,可这信心得有实力支撑才行。”
李博不卑不亢道:“实力自然是有的,就是不知道祈德尊家族有没有诚意。说完目光看向了祈德尊。”
祈德尊脸色一沉,说道:“李先生,诚意我们自然有,但这也得看您的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李博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说道:“我的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各位愿意配合,必然能让祈德尊家族更上一层楼。”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冷哼道:“李先生,空口无凭,您得拿出更具体的证据来证明您的方案可行。”
李博笑了笑,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叠文件,说道:“这是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和财务分析,各位可以过目。”
文件在股东们手中传阅,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然而,没过多久,祈德尊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愤怒地说道:“李先生好厉害的手段,不声不响的持有了和记黄埔接近 50%的股权。就连汇丰那边没有经过我们董事会的同意,就直接转让了接近 23%的股权。汇丰违背了商业契约精神,我会向麦总督和本土议会申诉!”
李博直接无视他的愤怒,神色平静地说道:“作为目前拥有绝对控股权的股东,我可以代表和记黄埔。这没有违背商业契约精神。倒是祈德尊你们把和记黄埔经营的很差,最近几年股息可是连上市的部分公司都比不上。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经营的?”
此言一出,其他几家代表震惊地看着李博,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疑惑。目前和记黄埔股价市值极为接近百亿港元,这李博究竟是什么人?怎么能做到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掌控了如此多的股权?他真的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吗?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说道:“李先生,如此庞大的资金运作,您竟然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实在令人惊叹。但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手段?”
李博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马登家族代表,说话可要讲证据。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眉头紧锁,说道:“李先生,即便如此,您如此突然的举动,还是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和记黄埔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您这样的操作难免让人怀疑您的真实目的。”
李博坦然说道:“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和记黄埔重振雄风,实现更大的价值。在此,我很遗憾地告知在座的各位股东代表,接下来我打算收购诸位手中剩余的股权。当然,我绝不会让在座的各位吃亏,我会溢价 20%收购。”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有的小股东面露犹豫之色,开始在心里默默盘算;有的股东则显得十分愤怒,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一位小股东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李博,你这简直是强取豪夺!我们凭什么要把股权卖给你?”
李博神色镇定,不紧不慢地回应道:“我理解您的不满,但这是为了公司能够更高效地决策和运营。溢价 20%已经是相当优厚的条件,您在别处很难获得这样的收益。”
另一位股东也说道:“20%的溢价不足以弥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期待。”
李博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我如今手握绝对控股权,对于收购剩余股权势在必行。我开出 20%的溢价,已是展现了十足的诚意。倘若各位执意不肯,我也只能凭借控股权强行推进,到那时,各位所能获得的利益恐怕还不及现在。”